生物钟先兆-小库网
板块:
中医百科
类别:中医疾病预测
分类:
气象先兆
内容:生物钟现象是人体普遍存在的规律,由于生物钟节律使人体生理呈现周期性变化,因此疾病的显隐也必然随之起伏,这就是生物钟先兆的科学基础。人体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象钟一样的大小生理钟,这些钟既准确地报出人体的生理节奏,也能预报疾病的信号……
一、生物钟理论
生物钟指生物自然节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规律。由于宇宙自然界星体的运动存在着自然节律(所谓自然钟),因此生物体也存在着相应的周期节律,又称生理钟。
生物与宇宙相应的客观现实是存在的,人体无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或激素水平、血糖含量以及新陈代谢状况等,都有四季起伏及昼夜变化。生物钟与遗传学、生态学、生物学、生理学、医学……都密切相关。人的一生即是一个大生物周期,人体存在着象钟一样准确的各种大、小生理钟,基本上与大自然宇宙时间节律相吻合,这种生物钟种类极多,且涉及人体各领域。生物钟的产生,有的认为是外源性的,即“外生论”节律,有的则强调应为内源性,即“内生论”节律。
外源性节律,由于宇宙运动产生的自然节律已经通过生物体的遗传基因,世世代代遗传下来,即使脱离了这样的环境,其遗传下来的生物钟节律原胚,也会在相当时期内保持着。外源性生物钟与日、月的运动节律密切相关,包括年节律、月节律及日节律。其中,年及日节律与太阳视运动规律一致,而月节律则与月体视运动相吻合。日节律体现的是昼夜明暗节律,年节律反映的是四季寒暑节律,而月节律呈现的则是月朔望潮汐节律,上述三种节律对人体皆有密切影响。
内源性节律是存在于人体的与宇宙日、月运行关系不大的生物个体节律。如人体生命的生、长、壮、老、已周期,人的体力、智力、情绪节律,以及女子月经生理周期和男子精液的满溢周期节律等,当然内源性节律的个体差异是比较大的。
近代研究认为,控制这些节律的部位为下丘脑、松果腺体、咽下神经节等。各种各样的节律周期左右着人体的生命活动。如果打乱或破坏了这些节律,则人体的生命活动必然发生障碍,因此生物节律在人体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学非常重视生物钟,这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无论在生物钟生理、病理及治法等各方面,都有相当精辟的认识。如在生理节律方面,强调人体阴阳的消长转化与年、季周期及日昼夜周期密切相应。《内经》提出:“脏气法时”、“生气通天”、“阴阳应象”、“阴阳系日月”、“平人气象”等关系,如《灵枢·岁露》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即是。在年节律方面,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所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等,指出了人体生理存在着年节律。在日节律方面,如《素问·生气通天篇》所曰:“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此外,《素问·八正神明篇》还论述了月节律,其曰:“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即是。
在病理节律方面论述了发病与年周期的关系,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曰:“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说明四季所发疾病与阴阳消长转化密切相应。张仲景《伤寒论》还明确提出了伤寒六经病的欲解时。如“太阳病欲解时,从已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此外,在生物钟死期方面《内经》也有论述,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
现代也有报道,夜半子时是死亡率最高的时候,最低是酉时。从月份来看,3月份死亡数最多,10月份最少。具体而言,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在冬季,肿瘤、脑血管意外、肝病在春季,胆道在夏季,心脏病、脑血管意外在秋季。还有人验证了死亡时间基本符合阴阳消长节律。在发病方面也有人报道,发现阳虚者在阳时发病达46例,占94%,而阴虚在阳时发病仅3例,只占6%。
其他,在诊断、治疗及养生方面,《内经》也有大量论述,足见生物钟节律在医学中的重要意义。
二、生物钟节律的临床预兆意义
既然生物钟节律与人体生理功能如此密切,那么与人体的病理也必然相关。因此,据生物钟理论预报疾病是有其基础的,在不同的时间里,疾病的变化不一样,那么对疾病的感觉也必然不同,如是人体发出的病理信息也随之而异。
由于疾病的发展在某些时刻快,某些时刻慢,因此疾病的显隐也必然有所起伏。如《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曰:“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素问·脏气法时论》也说:“肝病者,平旦慧,下哺甚,夜半静;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哺静;肺病者,下哺慧,日中甚,夜半静”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哺静”皆指出了疾病是随着生物钟节律而发生变化的。
据生物钟阴阳消长转化和子午气机升降关系,可以对疾病进行预报。如在子时(代表一日之半夜11~1时、一年之冬季)及午时(包括一日之中午11~1时、一年之夏季)此二阶段分别为阴极及阳极阶段,由于阴阳偏极、气血难继,故疾病容易暴露。如子时由于宇宙自然钟为阴盛时期,人体生理钟与之相应,也为一天或一年中阴最盛的时候。又因子时本为气升之期,如阳虚则升之无力,因此阳虚之疾即易在此时期显露。如心病、肾病,尤其心阳虚病人在此期容易加重,正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所曰:“心病者,……夜半甚。”这样便可解释心衰病人常于夜半发作的缘故。一些脱证、肾阳虚的厥证,也因阳虚气陷而在子时及冬季易露出痕迹,同样足以说明慢性肾炎多发于冬季的道理。
一天的午时(或一年冬季)为阳盛极之时及气降之候。阴虚火炎或火旺气逆患者,必于此时发露,故血证疾患常发生于这一阶段。如煎厥、薄厥、吐衄及肾阴虚的热厥等证往往发作于此时期。
卯时(一日之上午5~7时,一年之春季)及酉时(一天的下午5~7时,一年之秋季)此二阶段由于处于阴阳消长、渐趋平衡之际,因此阳虚难于与阴平衡,阴亏无力与阳协调,故有阳虚及阴虚潜病的人易在此期窥见端倪。如阳虚之五更泄、五更咳,常发生于鸡鸣时期,阴虚的肺痨则易暴露于黄昏酉时。
子至午时(一日之上午、一年之春夏)及午至子时(一天之晚上、一年之秋冬),由于处于一年之阴长阳消、阳多于阴及阳消阴长、阴多于阳阶段。因人体得天之助,故阳虚潜病及阴虚潜病皆各自得以隐晦。如上午因体内阳气处于相对旺盛时期,因此具有阳虚潜证的病人在此阶段不易显露。同样,晚上由于人体阴相对偏多,故阴虚疾病得以隐蔽。足见由于人体生理存在着生物钟节律,因此病理同样也存在着生物钟现象,即在不同的时间内,疾病的轻重也相异,说明疾病的隐显是有时间性的。另外,人体由于体力,情绪、智力都存在生理周期,因此疾病的隐显也会随之而异。如在体力低周期时,人体的负性平衡容易暴露,而体力高周期时,人体的超正性平衡则易于发迹,情绪在低周期时,郁证、癫病等潜病则易发作,而情绪高周期阶段,狂病以及一些兴奋性疾病又趋于明显化。
上述说明人体存在着生物钟节律。随着生物钟节律的变化,人体的生理、病理也随之呈现着一定的周期性。因此,疾病的显隐预报是有其客观基础的。
阻截治则 根据生物钟病理节律,阻截治疗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中医运用生物钟原理阻截治疗历时已久,如《内经》对生物钟治则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诸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提出:“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亦曰:“治之奈何!……顺天之时,而病可与期”。尤其在针刺方面,更是渗透了生物钟原理。其中,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尤为生物钟治疗的具体应用。后世《脾胃论》、《临证指南医案》对药物的生物钟阻截治疗也有重要发挥。
此外,现代医学已测出环核苷酸代谢水平的昼夜起伏,故一些疾病如冠心病、肿瘤等,即可把主要剂量施在高峰阶段。其他,根据人体昼夜及四季的激素、血糖、代谢水平的不同,而择最佳时刻给药等不胜枚举,都说明了按照生物钟阻截治疗效果必然倍增的事实,证实了生物钟在医学的各个领域里都有着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