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本站地址:
北齐书白话版
《北齐书》简介
《北齐书》唐·李百药撰
《北齐书》它虽以记载北朝北齐的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到南宋时,五十卷的《北齐书》仅剩一卷帝纪、十六卷列传是李百药的原文;其余各卷,都是后人根据唐代史家李延寿所撰《北史》抄补修成的。《北齐书》成书时原名《齐书》,为区别于南朝梁萧子显所撰的《齐书》,始改称为《北齐书》,而称后者为《南齐书》。
《北齐书》共有五十卷,其中本纪八卷和列传四十二卷。《北齐书》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经历了三个朝代(北齐、隋、唐)、共六十多年时间。《北齐书》成书前李百药先后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和三年(629年)两次奉诏继续完成父撰《齐书》遗稿,并参考了隋朝史家王劭所撰编年体《齐志》。
《北齐书》,五十卷,其中本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唐李百药撰。
北魏末年,北方六镇发生声势浩大的反叛浪潮,后出身于怀朔镇低级武官的高欢获得了对二十余万鲜卑人的领导权,控制了北魏朝政。公元534年,高欢所立的孝武帝元修被逼西奔长安,高欢于是另立孝静帝元善见,迁都邺城,史称东魏。公元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废孝静帝自立,建立北齐。东魏、北齐统治区域南至长江,与梁、陈两朝先后对峙,西边在今山西、河南、湖北,与西魏、北周分界。公元577年,北齐被北周吞并。
《北齐书》本名《齐书》,宋时才加一“北”字而成今名。它虽以记载北齐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
李百药(公元565--648年),字重规,定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出身仕宦之家。李百药从小好学,博览经史著作,隋初曾任太子舍人,袭父爵为安平公。贞观二十二年卒,享年八十四岁。
北齐政权中,皇族内部叔侄、兄弟相互残杀,使这个二十年的短命王朝换了六个皇帝。《北齐书》对封建统治者之间的权势争夺有较多的叙述。
《北齐书》在流传过程中残缺严重,现在只有十七卷保持原貌,其他都是后人用。《北史》等著作增补,这使《北齐书》的价值大大降低。但即便如此,它还是为我们了解东魏、北齐历史提供了一部断代史著作。
卷一 ··帝纪第一神武上
卷二 ··帝纪第二神武下
卷三 ··帝纪第三文襄
卷四 ··帝纪第四文宣
卷五 ··帝纪第五废帝
卷六 ··帝纪第六孝昭
卷七 ··帝纪第七武成
卷八 ··帝纪第八后主幼主
卷九 ··列传第一后宫
卷十 ··列传第二高祖十一王
卷十一··列传第三文襄六王
卷十二··列传第四文宣四王
卷十三··列传第五赵郡王琛清河王岳
卷十四··列传第六
卷十五··列传第七窦泰尉景娄昭等
卷十六 ··列传第八段荣(子韶)
卷十七 ··列传第九斛律金(子光羡)
卷十八 ··列传第十孙腾高隆之司马子如
卷十九 ··列传第十一
卷二十 ··列传第十二
卷二十一··列传第十三
卷二十二··列传第十四
卷二十三··列传第十五魏兰根崔䴙(子瞻)
卷二十四··列传第十六孙搴陈元康杜弼
卷二十五··列传第十七
卷二十六··列传第十八
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九
卷二十八··列传第二十
卷二十九··列传第二十一
卷三十 ··列传第二十二
小库提示 扫描下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