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本站地址:  

返回首页   返回古典名著   诗词名句  来首音乐  孟子  网赚项目  算法频道书籍  交友会员源码  端游源码  中国象棋 

《大学》·第一章-小库网



xuézhīdàozàimíngmíngzàiqīnmínzàizhǐzhìshànzhīzhǐérhòuyǒudìngdìngérhòunéngjìngjìngérhòunéngānānérhòunéngérhòunéngyǒuběnshìyǒuzhōngshǐzhīsuǒxiānhòujìndàozhīmíngmíngtiānxiàzhěxiānzhìguózhìguózhěxiānjiājiāzhěxiānxiūshēnxiūshēnzhěxiānzhèngxīnzhèngxīnzhěxiānchéngchéngzhěxiānzhìzhīzhìzhīzàiérhòuzhīzhìzhīzhìérhòuchéngchéngérhòuxīnzhèngxīnzhèngérhòushēnxiūshēnxiūérhòujiājiāérhòuguózhìguózhìérhòutiānxiàpíngtiānzhìshùrénshìjiēxiūshēnwéiběnběnluànérzhìzhěfǒusuǒhòuzhěérsuǒzhěhòuwèizhīyǒu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注释》

(1)大学之道:即大学的宗旨。在古代,“大学”一词具有两重意义:一是博学多才,二是相对于小学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基础文化和礼仪;十五岁则进入大学,深研伦理、政治、哲学等,目的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大学”也内含“博学”之意。“道”原指路,后引申为规律、原则,在中国古代哲学和政治学中,也代表宇宙万物的起源、个体及特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具体含义需依据上下文来判断。

(2)明明德:第一个“明”为动词,意为使……彰明,即弘扬之意。第二个“明”为形容词,描述品德光明磊落。

(3)亲民:据后文,“亲”应解为“新”,意为革新、弃旧图新。亲民即新民,引导人们弃恶扬善。

(4)知止:了解目标在何处。

(5)得:获得、得到。

(6)齐其家:妥善管理家庭或家族,使其和谐兴旺。

(7)修其身:修炼个人的品行。

(8)致其知:获取知识、求得真知。

(9)格物:深入探究万事万物之理。

(10)庶人:普通百姓。

(11)壹是:全部都是。本:根基、根本。

(12)末:相对于“本”而言,表示次要、枝节。

(13)厚者薄,薄者厚:意指重要之事被轻视,不重要之事却被过分重视。

(14)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即未有之也,表示某种道理、事情或做法是过去不存在的。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培育并传播高尚的道德品质,激励人们革除旧习、追求全新自我,引导众人走向至善的境地。只有清晰地认识到至善的目标,我们的意志才会变得坚定不移;坚定的意志会使我们内心保有足够平静与沉稳;内心平静了,我们才能体会到深深的满足与安宁;只有在这种心境下,我们的思考方能变得周全而细致;思考细致详细是我们取得一切丰硕成果的前提。世间万物,皆有根本与枝叶,每一段旅程都有起点和终点。一旦能明白这一起始与终结的奥妙,我们便能够触摸到事物发展的内在脉络。在古代,那些志在天下弘扬崇高品德的贤士,要想国家繁荣昌盛,首先要确保自己家族的和谐有序;家族的和睦,又需依赖于每个家庭成员的品性修养;品性的培养,则始于内心的端正与纯净;内心的端正,源自于真诚的意念;而真诚的意念,又建立在对世界的深刻认识与知识积累之上。因此,他们致力于探索和研究世间万物,以此作为获取知识的途径。通过对世界的不断认知和学习,他们逐渐充实内心,使意念变得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自然端正无邪;心思端正,则品性得以修养提升;品性高洁,家庭和家族自然和睦有序;家族治理得当,国家便有了稳固的基石,得以繁荣发展;而当国家昌盛时,天下自然太平无事,万民安居乐业。从国家最高领导人到普通民众,每个人都应将品性修养视为生活的根基。如果这一根基不稳,那么无论是家庭、家族,还是国家、天下,都难以实现良好的治理。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品性修养的重要性,更不能本末倒置,将次要的事情置于首要位置。


《评析》

《大学》开篇便阐明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大核心理念,并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大实践要领。这八大要领是实现三大纲领的关键路径,其中,“修身”被视为根基所在,“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全书十章内容,便围绕这些理念与要领逐一展开。“明明德”,旨在弘扬光明磊落的品德,让每个人内心的善良与光明得以彰显。“亲民”,则意味着引导人们摆脱陈旧的观念和习惯,勇于革新,拥抱新生活。“止于至善”,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即不断精进,直至达到最完美的境界。在实践中,“本末”提醒我们要抓住事物的本质,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格物致知”强调通过深入研究事物的内在规律来获取知识,增长智慧。“诚意”则是告诫我们要真诚面对自己,不自欺欺人,不掩盖自己的缺点而夸大优点。“正心”要求我们端正心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正直。“修身”作为八大要领的核心,强调的是自我提升与完善,通过不断学习和修炼来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则是将修身的理念应用于家庭管理,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治国平天下”则是将个人修养与家庭管理进一步扩展到国家治理的层面,探讨如何以德治国,实现国家的繁荣稳定。在治理国家方面,《大学》强调领导者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要尊重民意,不把自己厌恶的东西强加给人民;要广纳贤才,举贤任能。因为“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民心的向背。同时,“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德行的培养是吸引人才、获得土地和财富的基础。因此,领导者要见贤能举,举而能先,让贤能之士得到充分的发挥和重用。

《大学》是一部言辞简练、意蕴深远的经典之作。它精妙地概括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的核心理念,同时阐述了道德修养的基本准则与实践方法。此外,该书还系统地探讨了儒家政治哲学的要义,为人们的为人处世、国家治理等方面提供了深刻的启示与指导。



小库提示

扫描下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