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本站地址:
复制网址
手机查看
切换背景
返回首页
返回古典名著
黑白棋
色彩敏感度测试
音乐搜索
鸟叫音效
演讲口才书籍
图片类源码
隋朝历史
学习AngularJS
论语第九章-小库网
原文
拼音
zēng
曾
zǐ
子
yuē
曰
:
:
shèn
慎
zhōng
终
zhuī
追
yuǎn
远
,
,
mín
民
dé
德
guī
归
hòu
厚
yǐ
矣
。
。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注释》
1
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
2
追远:远指祖先。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评析》
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就证明了这一点。尽管他没有提出过人死之后有所谓灵魂的存在这种主张,但他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在孔子的观念中,祭祀已经被异化,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是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因此,本章仍是继续深化孝这一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内容。
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关于忠、孝的道德观念,在《论语》书中时常出现,表明儒家十分重视忠孝等伦理道德观念,希望把人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这是与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相互适应的。只要做到忠与孝,那么,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上一章
返回首页
下一章
小库提示
扫描下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打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