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本站地址:  

返回首页   返回古典名著   论语  图片格式在线转换  音乐搜索  小红书副业  钟声音效  微信公众号源码  cosplay美女  http状态码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一节-小库网



  • báiguīyuēdānzhīzhìshuǐmèngyuēguòzhīzhìshuǐshuǐzhīdàoshìhǎiwéijīnlínguówéishuǐxíngwèizhījiàngshuǐjiàngshuǐzhěhóngshuǐrénrénzhīsuǒguò

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
孟子曰子过矣。
禹之治水,水之道也。
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
水逆行,谓之洚水。
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
吾子过矣。

《注释》

(1)愈:指超越或者超过的意思。

(2)洚水:是指水流泛滥成灾的情况。


《译文》

白圭说:“我治理水患的能力,甚至可以超越大禹。”
孟子回答:“您可是误解了。大禹治理水患时,顺应了水的自然流向,因此他将四海作为水的汇聚之地。而现在,您却将邻国视为存水的渠道。水逆向而行,就称之为洚水,所谓洚水,就是洪水,这是仁德之人所不愿看到的。您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评析》

此段文言文为孟子与白圭之间关于治水之道的对话。白圭自诩其治水之术胜过禹,而孟子则不以为然,对此提出反驳,并以禹之治水方法为例,暗指白圭治水之道有失偏颇。

首先,孟子指出白圭之治水方法违背了自然规律。白圭以邻国为壑,即借邻国之地来排泄本国多余之水,而不像禹那样遵循“水之道”,以四海为壑,顺应水的自然流向。在孟子看来,治水应尊重自然,而非强行改变水流方向,否则会导致“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即便是出于善意,也会带来不良后果。

其次,孟子在反驳白圭时,采用了对比手法。他将白圭的治水之道与禹的治水之道进行对比,突出了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禹之治水以天下为己任,不计较一国得失;而白圭之治水则以一己之私为先,只关心本国利益。通过这种对比手法,孟子成功地揭示了白圭治水方法的狭隘性和自私性。

此外,孟子还运用了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例如,“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这句话中,“洚水”与“洪水”构成并列关系,“仁人之所恶也”则通过强烈的感情色彩来表达对违背自然规律的治水方法的厌恶之情。这种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最后,孟子通过这段对话表达了他对于治理国家、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思考。他认为治理国家应尊重自然规律、顺应民意、以天下为己任;处理人际关系则应注重仁爱、宽容、互助等品质。这些思想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孟子·告子下》中的这段文言文不仅展示了孟子高超的论辩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还通过对比、修辞等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这段文言文对于我们今天如何治理国家、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小库提示

扫描下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