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本站地址:  

返回首页   返回古典名著   名人名言  朱子家训  红楼梦  图片格式在线转换  AutoCAD软件  产品运营书籍  数字与字母  壁纸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一节-小库网



  • gōngsūnchǒuyuēyǐnyuēxiáshùnfàngtàijiǎtóngmínyuètàijiǎxiányòufǎnzhīmínyuèxiánzhězhīwéirénchénjūnxiánfàng
  • mèngyuēyǒuyǐnzhīzhìyǐnzhīzhìcuàn

公孙丑曰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顺。
放太甲于桐,民大悦。
太甲贤。
又反之,民大悦。
贤者之为人臣也,其君不贤,则固可放与?
孟子曰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注释》

狎:形容与人关系亲密,十分接近。


《译文》

公孙丑说:“伊尹说:‘我不亲近违背礼义的人,便把太甲放逐到桐邑,百姓大为高兴。后来太甲贤明了,又将他接回来,百姓依然十分高兴。’贤人作为臣属,如果君王不贤,就可以放逐他吗?”
孟子说:“只有像伊尹那样拥有大公无私之心的人,才能采取放逐君主这样的行动。否则,这样的行为就会被视为篡权。”


《评析》

此段文言文内容摘自《孟子·公孙丑上》,主要讨论了臣子对于不贤之君应有的态度与行为。其中引用了伊尹放逐太甲的历史事件,及孟子对此事的评价,表达了孟子对于臣子忠诚与权谋的看法。

首先,我们要理解这段文言文的历史背景。伊尹是商朝初期的名相,以太甲不贤为由,放逐了他,而后太甲改过自新,又被伊尹恢复王位。这一事件在后世被广泛讨论,涉及到臣子的忠诚与权谋的问题。

公孙丑以此事问孟子,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如果君主不贤,臣子是否可以效仿伊尹,放逐君主呢?孟子的回答十分明确:“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也就是说,如果臣子有伊尹那样的高尚志向和无私之心,可以放逐不贤的君主;如果没有,那就是篡权。

这里,孟子的观点表达了他对于臣子忠诚的高度重视。在他看来,臣子的忠诚不仅仅是对于君主的个人忠诚,更是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因此,当君主不贤时,臣子有责任和权力去纠正君主的错误,甚至放逐君主,以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但是,这必须建立在臣子有高尚志向和无私之心的基础上,否则就会变成篡权。

孟子的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无疑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他打破了传统的“君君臣臣”的观念,提出了臣子有责任和权力去纠正君主错误的观点,为后世的忠臣义士提供了理论支持。

从写作思路和表现手法来看,孟子通过引用历史事件和对话的形式,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逻辑严密而富有说服力。这种写作手法使得他的观点更加鲜明和有力。

此外,孟子的这种观点也对我们今天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它告诉我们,在面对权威时,我们应该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有责任和勇气去纠正错误和保护公正。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无私之心,避免滥用权力和谋取私利。

总的来说,《孟子·公孙丑上》中的这段文言文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而且表达了孟子对于臣子忠诚与权谋的深刻思考。它对于我们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观念、道德观念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它也对我们今天的思考和行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小库提示

扫描下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