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本站地址:  

返回首页   返回古典名著   猜猜金币在哪  其他软件  吓人音效  产品运营书籍  女生头像清纯  投票调查源码  车牌号码及归属地  模板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小库网



  • liánghuìwángyuēguǎrénzhīguójìnxīnyāněrnèixiōngmíndōngnèidōngxiōngránchálínguózhīzhèngguǎrénzhīyòngxīnzhělínguózhīmínjiāshǎoguǎrénzhīmínjiāduō
  • mèngduìyuēwánghàozhànqǐngzhàntiánránzhībīngrènjiējiǎbīngérzǒuhuòbǎiérhòuzhǐhuòshíérhòuzhǐshíxiàobǎi
  • yuēzhíbǎiěrshìzǒu
  • yuēwángzhīwàngmínzhīduōlínguówéinóngshíshèngshí洿chíbiēshèngshíjīnshíshānlíncáishèngyòngbiēshèngshícáishèngyòngshìshǐ使mínyǎngshēngsànghànyǎngshēngsànghànwángdàozhīshǐ
  • zhīzháishùzhīsāngshízhětúngǒuzhìzhīchùshīshíshízhěshíròubǎizhītiánduóshíshùkǒuzhījiājǐnxiángzhījiàoshēnzhīxiàozhībānbáizhědàidàoshízhěshíròumínhánránérwángzhěwèizhīyǒu
  • gǒuzhìshírénshíérzhījiǎnyǒuè饿piǎoérzhīrényuēfēisuìshìrénérshāzhīyuēfēibīngwángzuìsuìtiānxiàzhīmínzhìyān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注释》

(1)梁惠王:即魏惠王,名罃(yīng)。他在位时,将国都自安邑(现今山西运城西)迁至大梁(现今河南开封市),故而魏国又称梁国,魏王也被称为梁王。

(2)寡人:古代国君自谦之称,意为寡德之人。

(3)于:对于。

(4)尽心:专心致志,全力以赴。

(5)河内:古代指黄河流经山西、河南一带的地区,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

(6)凶:指谷物收成欠佳,荒年之意。

(7)填:通“镇”,形容鼓声咚咚。

(8)河东:黄河以东之地,位于今山西西南部。

(9)粟:小米之古称,亦泛指谷类。

(10)亦然:亦是如此。

(11)数罟:细网眼的渔网,不利鱼类繁殖。数:细密;罟:网。

(12)洿池:小水池。

(13)对:应答。

(14)王好战:君主热衷于战争。好:钟爱。

(15)请:表敬辞,意为“请允许我”。

(16)喻:打比方,阐明事理。

(17)填:模拟鼓声之词。

(18)鼓之:意指击鼓进军。鼓,动词,表敲击;之,无实际意义。

(19)兵刃既接:双方兵器交锋,战斗开始。兵、刃,泛指武器;既:已然;接,交战。

(20)甲:古时战衣,缀有金属片以护身。

(21)或:有的人。

(22)则:因此,表示结果。

(23)何如:如何,怎么样。

(24)直:通“只”,仅仅。

(25)是:此,指上文“五十步而后止”。

(26)则:于是,表示结果。

(27)无:毋需,不必。

(28)望:期望。

(29)违:延误。此处意为耽搁。

(30)谷:泛指粮食。

(31)胜:完全,彻底。

(32)斤:指锛子一类的工具。

(33)以时:应时而为,按季节进行。

(34)养生:供养生活所需。

(35)丧死:办理丧事。

(36)憾:遗憾之事。

(37)王道:儒家政治主张,以仁义治天下。

(38)始:起始,开端。

(39)五亩:古时五亩约合现今一亩二分多地。

(40)-(47)树、衣帛、豚、彘、畜、之、无、失:描述家庭生活和农业生产中的种种细节,展示儒家理想中的社会生活图景。树:种植;衣帛:穿丝绸;豚、彘:家畜;畜:饲养;之、无、失:助词和否定词。

(48)-(54)谨、庠序、教、申、孝悌、义:强调儒家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核心内容。谨:认真从事;庠序:学校;教:教育;申:反复陈述;孝悌、义: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的核心要素。

(55)-(61)黎民、然而、未之有也、检、涂、莩、发、岁:从民众生活的角度出发,阐述儒家政治理念的实际效果及其优越性。黎民:百姓;然而:转折连词;未之有也:倒装句式,意为“未有之也”;检:收敛储备物资;涂:通“途”;莩:饿死的人;发:赈济;岁:年岁收成。


《译文》

梁惠王〔对孟子〕说:“我已经非常用心地在治理国家了。河内地方遭受灾荒,我便把河内的百姓迁到河东,还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救济受灾百姓。如果河东发生了灾荒,我也会采取同样的方法。细察邻国的政治,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我这样费尽心思的。尽管这样,邻国的百姓并不减少,我国的百姓人口并不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答道:“王喜欢战争,就请让我用战争来作比喻吧。两军对垒,战鼓咚咚响,刚和敌人接触,兵士就弃甲拖着兵器逃走了。有的一口气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一口气跑了五十步停下。那些跑了五十步的耻笑跑了一百步的战士,那又如何?”
王说:“这不行,他只不过没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了呀。”
孟子对惠王说:“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老百姓比邻国多了。身为一国之君,如果能不耽误百姓的耕作时间,那粮食就会多得吃不完。捕鱼时不用细孔的网,那鱼鳖也会多得吃不完。按一定的时节到山里采伐林木,木材也不会用完。粮食、鱼鳖和木材都供应充足,百姓就能生活安逸,个个幸福,不会感到生活有遗憾。所有这些都做到了,就是王道的开始。”
“每家都有五亩地的宅院,院里种满桑树,五十岁以上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绵衣了。鸡狗猪等家禽家畜好好养起来,七十岁以上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家人百亩的耕地,不要让他们失去耕种收割的时机,一家几口人就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好好地办些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教育他们,那么,须发斑白的老人也就用不着背负、头顶着重物奔波于道路上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绵衣穿,有肉吃,平民百姓不挨冻受饿,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的,是从未有过的事。
“人们如今让猪狗吃着人吃的东西却不知道节俭,路上有饿死的尸体却不知道开仓救济百姓。老百姓饿死了,就说‘不怪我呀,怪收成不好’。这种说法跟拿刀子杀了人,却说‘不怪我呀,是兵器杀了人’有什么不同呢?身为国君,能不把人饿死的原因归为粮食歉收,这样的话天下的百姓都会来投奔您的。”


《评析》

此段为孟子《公孙丑下》中的一段对话,是孟子教导梁惠王尽心治国,以民为本的经典篇章。全文以对话的形式,将孟子的政治主张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既有深入浅出的道理,又有生动的比喻,堪称儒家思想的瑰宝。

首先,从历史背景来看,此时正值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人民流离失所,梁惠王尽管尝试调控食物供应,但仍无法解决人民的生活困境。孟子以此为切入点,提出其以民为本的政治主张,强调君主应以民生为己任,而不是单纯的征战求胜。

其次,孟子的观点态度鲜明,他坚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人本主张。在此段对话中,孟子以战争的比喻,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梁惠王虽然尽心治国,但其方法却是错的。用“百步笑五十步”的比喻,孟子嘲讽那些只看到别人错误而忽视自身错误的人,暗喻梁惠王只看到邻国的不足,而忽视了自己的错误。

再次,孟子的写作思路清晰,他首先通过战争的比喻,揭示了梁惠王的错误,然后详细列举了如何做到“养生丧死无憾”的具体做法,如“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等,这些都是具体可行的措施,既体现了孟子的人本主张,也展示了他的实事求是精神。

此外,孟子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富有哲理性和说服力。如“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句话,运用了类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将梁惠王推卸责任的行为,比喻为明目张胆的杀人行为,让人一看便知其错误,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

总的来说,这段文言文充分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和深厚的人文关怀,以及他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写作风格,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良好范例。



小库提示

扫描下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