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本站地址:  

返回首页   返回古典名著   励志语录  看图猜一猜  时间在线转换工具  中英歌曲  武打音效  励志成长书籍  女生头像御姐  课程 

第三十六章张丞相列传-小库网

丞相张苍是阳武人,他非常喜欢图书、乐律及历法。

  在秦朝时,他曾担任过御史,掌管宫中的各种文书档案。

  后因犯罪,便逃跑回家了。

  等到沛公攻城略地经过阳武的时候,张苍就以宾客的身份跟随沛公攻打南阳。

  后来张苍因为犯法本应斩首,等脱下衣服,伏在刑具上时,身体又高又大,同时还有一身如同葫芦籽一样肥硕白皙的皮肤,凑巧被王陵看见,惊叹张苍长得好。

  因此,王陵就向沛公说情,赦免了他的死罪。

  这样,张苍便跟随沛公向西进入武关,到达咸阳。

  沛公被立为汉王,进入汉中,不久又还师平定三秦。

  陈馀打跑常山王张耳,张耳投归汉王,汉王就任命张苍为常山的郡守。

  又跟随韩信攻打赵国,张苍擒获陈馀。

  赵地被平定之后,汉王任命张苍为代国丞相,防备边境敌寇。

  不久,又被调任赵国相国,辅佐赵王张耳。

  张耳死后,辅佐赵王张敖。

  然后又调任代国相国,辅佐代王。

  燕王臧荼谋反时,高祖带兵前去攻打,张苍以代国相国的身份跟随高祖攻打臧荼有功,在高祖六年(前201)中被封为北平侯,食邑一千二百户。

  后来,张苍被升任为管理财政的计相。

  一个月之后,张苍以列侯的爵位改任主计,他担任这个职务达四年之久。

  此时萧何担任相国,而张苍是从秦时就担任柱下史,非常熟悉天下的图书和各种簿籍,再加上他很精通计算、乐律和历法,因此就任命他以列侯的爵位在相府办公,负责管理各郡国交上来的会计账簿。

  黥布谋反未成而逃跑,汉高祖就立他的儿子刘长作淮南王,命令张苍为相国来辅佐他。

  十四年(应为十六年)之后,张苍调任御史大夫。

  周昌是沛县人,他和堂兄周苛都在秦时担任泗水卒史。

  等到汉高祖在沛县起兵时,打败了泗水郡的郡守、郡监,这样,周昌周苛二兄弟也就以卒史的身份追随沛公,沛公任命周昌担任一名管旗帜的职志,周苛暂时在帐下当宾客。

  后他们都跟从沛公入关,推翻了强秦的统治。

  沛公被封为汉王,汉王任命周苛为御史大夫,周昌为中尉。

  汉王四年(前203),楚军在荥阳把汉王团团围住,情况紧急,汉王悄悄逃跑出围,命令周苛留守荥阳城。

  楚军攻破了荥阳,想任命他为将领,周苛痛斥道:“你们这些人该早些投降汉王才是,否则,很快就要做俘虏了!”项羽听罢大怒,立刻就烹杀了周苛。

  于是,汉王就拜周昌为御史大夫。

  周昌经常跟随汉王,并且多次击败项羽军队。

  因此,在高祖六年(前201)时,周昌和萧何、曹参一起受封,周昌被封为汾阴侯;周苛的儿子周成因父亲为国捐躯的原因,被封为高景侯。

  周昌为人坚忍刚强,敢于直言不讳。

  萧何、曹参等人对周昌都是非常敬畏的。

  周昌曾经有一次在高帝休息时进宫奏事,高帝正和戚姬拥抱。

  周昌见此情景,回头便跑,高帝连忙上前追赶,追上之后,骑在周昌的脖子上问道:“你看我是什么样的皇帝?”周昌挺直脖子,昂起头说“:陛下您就是夏桀、商纣一样的皇帝。”高帝听了哈哈大笑,但是却由此最敬畏周昌。

  等到高帝想废掉太子,立戚姬之子如意为太子时,许多大臣都坚决反对,但是都未奏效。

  后来,幸好张良为吕后定下计策,使高帝暂时把此事放下。

  而周昌在朝廷中和皇帝极力争辩,高帝问他理由何在。

  因为周昌本来就有口吃的毛病,再加上是在非常气愤的时候,也就口吃得更加厉害了,他说:“我的口才虽不算好,但我期..期..知道这样做是不行的。

  陛下您虽想废掉太子,但是我期..期..坚决不能接受您的诏令。”高帝听罢,很高兴地笑了。

  事过之后,吕后因为在东厢侧耳听到上述对话,她见到周昌时,就跪谢说:“若不是您据理力争的话,太子几乎就被废掉了。”此后,戚姬的儿子如意被立为赵王,年纪十岁,高祖担心如果自己死后,赵王会被人杀掉。

  当时有一个名叫赵尧的人,年纪轻轻,他的官职是掌管符玺的御史。

  赵国人方与公对御史大夫周昌说:“您的御史赵尧,年纪虽轻,但他却是一个奇才,您对他一定要另眼相待,他将来要代替您的职位。”周昌笑着说“:赵尧年轻,只不过是一个刀笔小吏罢了,哪里会到这种地步!”过了不久,赵尧去侍奉高祖。

  有一天,高祖独自心中不乐,慷慨悲歌,满朝文武不知道皇帝为什么会这样。

  赵尧上前请问道“:皇帝您闷闷不乐的原因,莫非是因为赵王年轻而戚夫人和吕后二人又不和睦吗?是担心在您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保全自己吗?”高祖说:“对。

  我私下里非常担心这些,但是却拿不出什么办法来。”赵尧说“:你最好为赵王派去一个地位高贵而又坚强有力的相国,这个人还得是吕后、太子和群臣平素都敬畏的人才行。”高祖说道:“对,我考虑此事是想这样,但是满朝群臣谁能担此重任呢?”赵尧说道:“御史大夫周昌,这个人坚强耿直,况且从吕后、太子到满朝文武,人人对他都一直敬畏,因此,只有他才能够担此重任。”高祖说“:好。”于是高祖就召见了周昌,对他说:“我想一定得麻烦您,您无论如何也要为我去辅佐赵王,去担任他的相国。”周昌哭着回答“:我从一开始就跟随陛下,您为什么单单要在半路上把我扔给诸侯王呢?”高祖说“:我非常了解这是降职,但我却又实在为赵王担心,再三考虑除了你之外,其他人谁也不行。

  真是不得已,您就为我勉强走一遭吧!”于是御史大夫周昌就被调任赵国相国。

  周昌走了以后,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高祖手拿着御史大夫的官印,轻轻抚弄着说:“谁才是御史大夫最合适的人选呢?”然后仔细地看了看赵尧,说道:“没有人比赵尧更合适了。”这样,就任命赵尧为御史大夫。

  赵尧在以前也有军功和食邑,等到他以御史大夫之职跟随攻打陈..立了功,被封为江邑侯。

  高祖去世之后,吕后派使臣召赵王入朝,相国周昌让赵王推说身体不好,不能前往。

  使者往返去了三次,周昌都一直坚持不送赵王进京。

  于是吕后很是忧虑,就派使者召见周昌。

  周昌进京之后,拜见吕后,吕后非常生气地骂他:“难道你还不知道我非常恨戚夫人吗?而你却不让赵王进京,为什么?”周昌被召进京城后,吕后又派使者召赵王,不久,赵王果然到了京城。

  他到长安一个多月,就被迫喝下毒药死去。

  周昌也因此称病引史记退,不再上朝拜见太后。

  三年之后,他也去世了。

  高后元年(前184)的时候,吕后听说御史大夫江邑侯赵尧在高祖时定下了保全赵王如意的计策,于是就除去他江邑侯爵位以抵其罪,并让广阿侯任敖担任了御史大夫。

  任敖这个人,原来是沛县的一名狱吏。

  高祖还是一名普通百姓时,曾躲避官司。

  狱吏找不到高祖本人,便抓走了吕后,并对她很不礼貌。

  而任敖一直和高祖很要好,见此情景非常生气,就打伤了拘管吕后的那位狱吏。

  等到高祖开始起兵的时候,任敖就以宾客的身份跟随,后来担任御史,驻守丰邑两年。

  高祖立为汉王,向东进攻项羽,任敖升为上党郡守,在陈..造反的时候,任敖坚守城池,未被叛军攻陷,因功被封为广阿侯,食邑一千八百户。

  高后时,担任御史大夫。

  三年后被免职,任命平阳侯曹纜为御史大夫。

  高后去世之后,曹纜和大臣们共同诛杀吕禄等人,后被免去官职,任命淮南王相国张苍为御史大夫。

  张苍和绛侯周勃等人共同尊立代王为孝文皇帝。

  文帝四年(前176),丞相灌婴去世,张苍继任为丞相。

  自从汉朝建立到孝文帝已有二十多年时间,当时正处在天下刚刚平定的时候,朝廷中的文武百官都是军人出身,而唯独张苍从担任计相时起,就致力于探讨、订正音律和历法的工作。

  因为高祖是在十月里入关,灭秦到达霸上的,所以原来秦代以十月为一年开端的旧历法依然沿袭。

  他又推求金、木、水、火、土五德运转的情形,认为汉朝正值水德旺盛的时期,所以仍然像秦朝那样崇尚黑色。

  张苍还吹奏律管,调整乐调,使其合于五声八音,以此类推其他,来制定律令。

  并由此制定出各种器物的度量标准,以作为天下百工的规范。

  在他担任丞相之职时,终于把这一切都完成了。

  所以整个汉代研究音律历法的学者,都师承张苍。

  而张苍这人本来就喜欢图书,再加上他什么书都读,什么学问都精通,而尤其擅长音律和历法。

  张苍对于曾经救过自己性命的王陵感恩戴德。

  王陵就是安国侯。

  等到张苍当了高官之后,经常把王陵当作父亲一般侍奉。

  王陵死后,张苍已经是丞相了,但是每逢五天一休假的时候,总是先拜见王陵夫人,献上美食之后,才敢回家。

  张苍担任丞相十几年之后,鲁国有个人叫公孙臣,他上书给皇帝,说汉朝属于土德旺盛时期,其征兆是不久将要有黄龙出现。

  皇帝下诏把此议交给张苍审鉴,张苍认为并非这样,把这件事扔在了一边。

  但是后来黄龙果然出现在天水郡的成纪县,于是文帝把公孙臣召到了朝廷,并任命他为博士,让他负责草拟顺应土德的历法制度。

  同时,改定元年。

  丞相张苍也就因此自行引退,推说年高多病,不再上朝。

  张苍曾保举某人作中侯官,但这个人利用不正当手段大搞谋求自己私利的事,皇帝以此责备张苍,张苍就告病退职了。

  前后算起来,张苍总共做了十五年的丞相才去职。

  在孝景帝前元五年(前152)时去世,谥号为文侯。

  儿子康侯继承侯位,八年之后去世。

  康侯的儿子张类继承侯位,又过了八年,因为犯下了参加诸侯的丧礼后就位不敬的罪名,爵位封邑都被撤消。

  从前,张苍的父亲身高不足五尺,等到生下张苍,张苍却身高八尺,被封为侯,又做了丞相。

  张苍的儿子也很高大,到了孙子张类却又身高六尺多一点,因为犯法而失去了侯位。

  张苍在免去丞相职务之后,年岁已经很大了,嘴里没有牙齿,只能靠吃人奶度日,让一些女人当他的乳母。

  他的妻妾众多,达百人左右,凡是曾经怀孕生育过的就不再亲近。

  张苍最后活到一百零几岁时才去世。

  丞相申屠嘉是梁地人。

  他以一个能拉强弓硬弩的武士身份,跟随高帝,攻打项羽,因军功升任队率。

  跟随高帝攻打黥布叛军时,升任都尉。

  在孝惠帝时,升任淮阳郡守。

  孝文帝元年(前179),选拔那些曾经跟随高帝南征北战,现年俸在二千石的官员,一律都封为关内侯的爵位,得封此爵的共二十四人,而申屠嘉得到五百户的食邑。

  张苍任丞相之后,申屠嘉升任为御史大夫。

  张苍免去丞相之后,孝文皇帝想任命皇后弟弟窦广国为丞相,但是又说:“我很害怕这样做会使天下人认为我偏爱广国。”窦广国这人很有才能,且品德也好,因此皇上才想任命他为丞相。

  但是孝文帝经过长时间考虑之后,还是认为他不合适。

  而高帝时候的大臣又多已死去,活着的人当中看来也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就任命申屠嘉为丞相,就以原来的食邑封他为故安侯。

  申屠嘉为人廉洁正直,在家里不接受私事拜访。

  当时太中大夫邓通特别受皇帝的宠爱,皇帝赏赐给他的钱财已达万万。

  汉文帝曾经到他家饮酒作乐,由此可见皇帝对他宠爱的程度。

  当时丞相申屠嘉入朝见皇帝,而邓通站在皇帝的身边,礼数上有些简慢。

  申屠嘉奏事完毕,接着说道:“皇上您喜爱您的宠臣,可以让他富贵,至于朝廷上的礼节,却是不能不严肃对待的。”皇帝说道“:请您不要再说了,我对邓通就是偏爱。”申屠嘉上朝回来坐在相府中,下了一道手令,让邓通到相府来,如果不来,就要把邓通斩首。

  邓通非常害怕,进宫告诉了文帝。

  文帝说“:你尽管前去好了,我立即就派人召你进宫。”邓通来到丞相府摘下帽子,脱下鞋子,给申屠嘉叩头请罪。

  申屠嘉很随便地坐在那里,故意不以礼节对待他,同时还斥责他说:“朝廷嘛,是高祖皇帝的朝廷。

  你邓通不过是一个小臣,却胆敢在大殿上随随便便,犯有大不敬之罪,应该杀头。

  来人哪,现在就执行,把他斩了!”邓通磕头,头上碰得鲜血直流,但申屠嘉仍没说饶了他。

  文帝估计丞相已让邓通吃尽了苦头,就派使者拿着皇帝的节旄召邓通进宫,并且向丞相道歉说“:这是我亲狎的臣子,您就饶了他吧!”邓通回到宫中之后,哭着对文帝说“:丞相差点杀了我!”申屠嘉担任丞相五年之后,孝文帝去世了,孝景帝即位。

  景帝二年(前155),晁错担任内史,因为受皇帝宠爱,地位很高,权力很大,许多法律制度他都奏请皇帝变更。

  同时还讨论如何用贬谪处罚的方法来削弱诸侯的权力。

  而丞相申屠嘉也感到自己的话不被采用,因而忌恨晁错。

  晁错担任内史,内史府的大门本是由东边通出宫外的。

  这使他进出有许多不便,于是他就自作主张改凿一道墙门向南通出。

  而向南出的门所凿开的墙,是太上皇宗庙的外墙。

  申屠嘉听说之后,就想借晁错擅自凿开宗庙围墙为门这一理由,把他治罪法办,奏请皇上史记杀掉他。

  但是晁错门客当中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晁错。

  晁错很害怕,连夜跑到宫中,拜见皇上,向景帝自首,说明情况。

  到了第二天早朝时,丞相申屠嘉奏请诛杀内史晁错,景帝说道:“晁错所凿的墙并不是真正的宗庙墙,而是宗庙外围的短墙,所以才有其他官员住在里面,况且这又是我让他这样做的,晁错并没什么罪过。”退朝之后,申屠嘉对长史说:“我非常后悔没有先杀了晁错,却先报告皇帝,结果反被晁错给欺骗了。”回到相府之后,因气愤吐血而死,谥号为节侯。

  儿子共侯申屠蔑继承侯位,三年之后去世。

  共侯之子申屠去病继承侯位,三十一年之后去世。

  申屠去病的儿子申屠臾继承侯位,六年之后,由于身为九江太守接受原任官员送礼而犯了罪,封国被撤消。

  自从申屠嘉死去之后,景帝时开封侯陶青、桃侯刘舍先后担任丞相之职。

  到了当今皇上的时候,柏至侯许昌、平棘侯薛泽、武强侯庄青翟、高陵侯赵周等人相继为丞相,他们都是世袭的列侯,平庸无能,谨小慎微,当丞相只不过是滥竽充数而已。

  没有一个人是以贡献杰出功名显赫而著称于世的。

  太史公说:张苍的文章学问、音乐历法都很精通,是汉朝的一代名相。

  但他却把贾生、公孙臣等人提出的采用正朔、改变服色的主张抛在一边,而不加以实行,却偏偏采用秦朝所实行的颛顼历,这是为什么呢?周昌这个人质朴、刚强、正直,是个像木石一般倔强的人。

  而任敖是靠旧日他对吕后的恩德才被重用。

  申屠嘉可说是刚正坚毅、品德高尚,但他既不懂权术又没有学问,和萧何、曹参、陈平这些前辈丞相相比,恐怕就逊色一些了。

  汉武帝时丞相很多,就不一一记名了,也不记录他们的出身、籍贯、生卒年以及品行、事迹等等,暂且记下武帝征和年间以来的丞相。

  车千秋丞相是长陵人,他去世之后由韦丞相接替。

  韦丞相名贤,是鲁国人。

  他因为谙于读书而担任小吏,然后逐渐升官到大鸿胪之职。

  曾经有相面的人给他相面,说他可以官至丞相。

  他有四个儿子,也让相面的人给他们相面,相到第二个名叫韦玄成的儿子时,相面的人说:“这个儿子大富大贵,日后可以封侯。”韦丞相说道“:即使我当了丞相,被封为侯,继承侯位的是大儿子,这二儿子怎么会封侯呢?”后来韦贤果然当了丞相,因病去世,而他的大儿子因为犯罪,按当时的法律,是不能继承侯位的,因此立韦玄成。

  韦玄成当时假装精神失常,不肯为继承人,但是最终朝廷还是让他继承了侯位,还赢得了封侯将临而让给别人的好名声。

  后来因为骑着马径直闯进宗庙,被判为不敬之罪,皇帝下诏,降爵一级,成为关内侯,失去了列侯的爵位,但以前的封邑依然享有。

  在韦丞相去世之后,由魏丞相接替他的职位。

  魏丞相名字叫魏相,是阴济人。

  由文职小吏到丞相之职。

  但是他这人喜好武艺,他要求自己的部下都要佩带宝剑,并规定只有佩带宝剑才能上前奏事。

  若是没有带宝剑的下属官吏,有事需入内汇报,只有向他人借一把宝剑带上,才敢进府。

  当时的京兆尹是赵君广汉,魏丞相上奏皇帝,说赵广汉犯了应该撤职的罪过,赵广汉又派人挟制魏丞相,想得到免罪的许诺,但是魏丞相坚决不答应。

  然后赵广汉派人威胁魏丞相,把丞相夫人涉嫌杀死侍从婢女一事抬了出来,私下里奏请重新追查,并且派遣下属官吏士卒到丞相住宅,逮捕丞相府的家奴婢女严刑拷打,追查此事。

  最后问出的结果是死去的婢女并非是魏夫人用利器所杀。

  这样,丞相的司直繁先生就上奏皇帝,说京兆尹赵广汉威胁丞相,诬告丞相夫人残杀婢女,派遣官吏士卒包围搜查丞相住宅,逮捕丞相家人,犯下了残害无辜的不道之罪。

  同时又查出赵广汉擅自逐遣骑士的事情。

  因罪行重大,赵广汉被判处腰斩的死刑。

  其后又有使掾陈平等人揭发检举中尚书涉嫌擅自劫持、威胁当事人,被判为大不敬之罪,致使长史以下数名官员都被处死,还有一些人被处以宫刑,下蚕室。

  而魏丞相最后在丞相的职位上因病去世,他的儿子继承了爵位,后来也是因为骑马闯进宗庙,犯下了不敬之罪,皇帝下诏,降爵一级,成为关内侯,失去了列侯的爵位,但依然享有以前的故地封邑。

  魏丞相死去之后,御史大夫邴吉接替了他的职位。

  邴丞相的名字叫邴吉,是鲁国人。

  因为喜欢读书和好法令而官至御史大夫。

  在孝宣帝时,因和皇帝有旧交的缘故,被封为列侯,接着又做了丞相。

  他对事理非常明了,而且有异乎常人的聪明和智慧,被后世所称颂。

  他在担任丞相期间因病去世,儿子邴显继承了爵位。

  后来邴显也是因为骑马闯进宗庙,犯下了不敬之罪,皇帝下诏,降爵一级,成为关内侯,失去了列侯的爵位,但依然享有以前的封邑。

  邴显做官一直到太仆之职,因为官昏乱不明,自己和儿子都有营私舞弊、贪赃不法的行为,被免官,降为平民。

  邴吉丞相去世以后,由黄丞相接替他的职务。

  从前长安城中有个善相面的人名叫田文,他和当时都未做高官的韦丞相、魏丞相、邴丞相是在一家作客时见了面,田文说道:“现在这里的三位先生,将来都能做丞相。”后来,这三人果真相继为丞相。

  这个人怎么看得这么清楚啊!黄丞相名叫黄霸,是淮阴人。

  因为喜欢读书而担任官吏,官至颍川太守。

  治理颍川时,用礼义条例来教育感化百姓。

  若是犯有重罪应当斩首的,暗示其情节使其自杀。

  教化大行于世,名声远近皆知。

  孝宣帝特意为此下了一道制书,称:“颍川太守黄霸,用宣布国家诏令来治理百姓,达到了道路之上不拾丢失的东西,男女分途而行,在监狱之中没有犯重罪的囚犯这种地步。

  特赐给关内侯的爵位,黄金一百斤。”这样,他就被皇帝征调到京城任京兆尹,后来官至丞相。

  在担任丞相期间,又是以礼义治理国家,最后病死在丞相任上。

  死后,他的儿子继承了爵位,后来被封为列侯。

  黄丞相去世之后,皇帝任命御史大夫于定国接替了他的职位。

  于定国丞相已经有廷尉传,在《张廷尉》一传的叙述中。

  于丞相去世之后,御史大夫韦玄成接替了他的职位。

  韦玄成丞相就是前边所说的韦贤丞相的儿子。

  他继承了父亲的封爵,后因犯法失去了列侯的爵位。

  韦玄成从小就喜欢读书,对《诗经》、《论语》都很精熟。

  做官到卫尉之职时,升任为太子太傅。

  御史大夫薛先生被免职之后,韦玄成担任了御史大夫。

  在于丞相请求告老还史记乡,皇帝答应他离职后,韦玄成又当了丞相。

  皇帝以他旧日的封邑扶阳为名,封他为扶阳侯。

  数年之后,因病去世。

  孝元帝亲自参加他的丧礼,给予的赏赐特别丰厚。

  韦玄成治理国家能够随从世俗上下浮沉,但是有人称他是阿谀奉承,投机取巧。

  相面的人很早就说他应当代替其父,继承侯位,但是他得到侯位之后又失去了。

  接着,他又再次游宦,东山再起,官至丞相。

  同时,他们父子两个人都做丞相。

  他们父子都是丞相,当时人们都传为美谈,这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相面的人事先就知道会有这样的事情。

  韦丞相去世之后,御史大夫匡衡接替了他的职位。

  丞相匡衡是东海人。

  他好读书,曾经跟随博士学习《诗经》。

  因家境贫寒,他要靠给人做工来糊口。

  他才能低下,多次参加朝廷选拔人才的考试,但是都没考中,等考到第九次时才凑合着考中了丙科。

  对于经书,由于他多次应考不中的缘故,所以非常谙熟。

  后来,他做了候补平原郡文学卒史。

  又过了好几年,郡里的人都对他不尊敬。

  这时,御史征调他进京,以修补百石官属的身份被荐举做郎官,补做博士,拜为太子少傅,侍奉孝元帝。

  孝元帝喜欢《诗经》,就升任匡衡为光禄勋,让他身居皇宫之中担任老师,教授皇帝的侍臣,皇帝也坐在他的身边听讲,非常喜欢他,因此,他的地位也就一天比一天高贵起来。

  御史大夫郑弘因为犯法被免官,匡衡先生就继任为御史大夫。

  一年多之后,韦玄成丞相逝世,匡衡先生又继任为丞相,被封为乐安侯。

  在十年之间,他不出长安城门而官至丞相,这难道不是遇到好机会和命中注定吗?太史公说:我曾经反复地思索,读书人四海游宦以求取高官厚禄,但是能够得到封侯的人实在太少了!大多数人做到了御史大夫这个职位也就下台了事。

  这些人已经做了御史大夫,离丞相的位置就只有一步之遥了,他们心里希望丞相立刻死去,自己好取而代之。

  还有些人大搞阴谋诡计,暗中诋毁中伤,想以此来登上相位,被封为列侯。

  这也许真是命运的安排吧!御史大夫郑先生等了许多年没有登上相位,而匡先生却担任御史大夫未满一年,韦丞相就去世了,他立刻就取而代之,难道这个位置是可以用智巧得到的吗?而那些有圣贤一般才能的人,穷困潦倒多年而不受任用,这实在是太多了!




小库提示

扫描下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