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茯苓胶囊-小库网
板块:
中医百科
类别:中国药典
分类:
第一部
【处方】
桂枝240g
茯苓240g
牡丹皮240g
桃仁240g
白芍240g
【制法】
以上五味,取茯苓192g,粉碎成细粉;牡丹皮用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分取挥发性成分,备用;药渣与桂枝、白芍、桃仁及剩余的茯苓用90%乙醇提取二次,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减压浓缩至适量;药渣再加水煎煮二次,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适量,上述二种浓缩液,与茯苓细粉混匀,干燥,粉碎,加入适量的糊精,制颗粒,干燥,加入牡丹皮挥发性成分,混匀,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性状】
本品为硬胶囊,内容物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和粉末;气微香,味微苦。
【鉴别】
(1)取本品内容物,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试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6μm(茯苓)。
(2)取本品内容物2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适量,加热回流提取2小时,放冷,取提取液低温挥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牡丹皮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盐酸酸性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内容物2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适量,加热回流提取2小时,放冷,提取液浓缩至约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芍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26:14:5)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茴香醛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4)取桂皮醛对照品,加50%乙醇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气相色谱法(通则0521)试验,以5%二苯基,95%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相的毛细管柱(柱长为30m,柱内径为0.32mm,膜厚度为0.25μm),柱温为150℃。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和〔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各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供试品色谱中应呈现与对照品色谱峰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
【检查】
应符合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03)。
【指纹图谱】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含0.1%磷酸及50%乙腈的水溶液为流动相A,以含0.1%磷酸及5%乙腈的水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理论板数按参照物(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