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本站地址:
为何直升机失事无法跳伞?
一般直升机失事无法跳伞的原因是:这其实是一种设计行为(behavior by design)。
因为直升机失事时跳伞,不仅不安全,而且没必要。
首先说说跳伞为啥不安全,考虑到直升机失事时,周边的气流环境和机体姿态有可能非常混乱复杂,而且瞬息万变,在这种局面下是很难以跳伞形式脱身的(关于弹射避险我最后再讲)。
这个其实大家都能理解,没啥好说的,按下不表。
再说为啥跳伞没必要,这个大家可能听着有点新鲜,下面重点讲讲。
直升机避险一般都是用自旋机动(autorotation)。
当空中失去动力时,机体开始急速下降,此时主旋翼就像一把大的降落伞(想象一下边自由下落边旋转的毽子),空气会带动主旋翼被动旋转,然后在快要落地的前一瞬,猛地拉一把,瞬间加大主旋翼螺距(这个叫做collective pitch),借助被动旋转的旋翼,产生短时间升力,将主旋翼旋转的动能瞬间转化为拉力,进而实现安全落地。
但其中有几个要点:
1)高度。
没有高度,空中停车后,下落过程中主旋翼就不可能有足够的被动旋转的动能,使得最后快落地的一瞬,无法转换为足够的升力,导致crash;
2)姿态调整。
停车后快速下降时,如果出现翻滚和尾翼受损盘旋,不仅会导致主旋翼转速降低,影响拉起的质量,而且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有可能脱出稳态自旋,让机体完全失控;
3)拉起时机。
这个是显而易见的。
拉早了,升力就浪费了,接下来一般也不会有足够的高度再一次实施另一次自旋机动,剩下的就是硬碰硬的hard landing;拉晚了,直升机垂直下落速度短时间降不下来,也相当于是直接crash;
4)运气。
祈祷collective pitch控制别失灵或损坏,否则这最后一把要是拉不起.... 你懂的。
结论:正是因为可以自旋,所以一般直升机飞行员不必跳伞(其实自旋的直升机就相当于是一把大降落伞)。
而且,采用自旋机动,在一定程度上比跳伞更安全。
以下是个自旋迫降的真实视频(新手勿学):姿态调整极惊险、旋翼转速过低、最后关头猛拉一把、差一点就侧翻完蛋... 绝对的nice job.
小库提示 扫描下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