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本站地址:
都说中国人仿制水平世界一流,却为何仿制不出世界一流的航空发动机?
难度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但并不是这个问题的全部。
中国航发的基本情况是“有体系,走过较为完整的过程,但远未满足实际需求”。
作为一个成长在相关领域从业家庭的制造业准科技工作者,我试着说一下我的看法:
1.难度。
航空发动机无疑是最复杂的工业产品,即使有之一也不会有太多的出其右者。
构建一个完整的集设计、制造、试验、维护一身的工业体系尚属不易之事,更不用说在该体系下诞生一型优秀的航空发动机了。
从公开的资料看,截止前些年能够独立涉足这个领域搞出成品的只有五大常任理事国,这里面虽有许多复杂的因素,但足以佐证其难度之大。
我国在航发相关的基础科学(流体、燃烧、强度)、材料、加工、管理等多个领域的水准是否属一流尚存争议,更谈不上顶尖了,这是中国的航发目前只停留在“有体系”这个阶段的重要原因之一。
2.思路。
这个问题坊间有这样那样的传闻,但从国内航发历史使用情况上看,大概曾经满足于从国外进口发动机的现状上。
相比于国产发动机,俄制、英制的工作时间更长,性能比早期国产货更加优异,俄国货更是舍得外汇就能获得,还落个经贸合作、拉拢”伙伴“之名。
从“航空发动机”国家重大专项上马如此之晚可以看出,从国家层面对这个问题的重视至少是曾经远远不够。
相比之下,GE航空工程师那种国家旗帜般的自豪感让我感受很深。
没有重视就没有投入,就吸引不到最好的人才,而航空发动机偏偏是个烧钱、烧脑力的东西,水平上不去也就不足为奇了。
3.一些实际的困难。
国际大环境对于诸如此类的尖端技术,必然是采取严格保密的态度,即便近几年有一些曾在国外研究机构工作过的科研人员被引进回国,但限于工程的系统性他们往往只在某个狭小的领域有所涉猎,对整个产品的研发不能起到毕其功于一役的作用。
同时,我国科研院所对于基础科学的重视不够,而基础学科往往又是前沿应用的基石。
正如前面知友所说,许多流场、燃烧、强度、工艺方面复杂的子课题我们根本都没有亲手做过,大量的工作摆在面前需要去完成。
4.说到仿制的事情,前几天在人人网看到一句话是说「“抄”是相当见功夫的活,功力高的人,抄别人的东西,分明像是写自己的东西。
功力欠缺的人,写自己的东西,全然像是抄别人的东西」。
原文说的是写作,其实做科技工作也是一样。
国人的仿制能力确实很强,也的确仿出了一些只有形似、内核却全然不同的东西,以至于最后哪怕做自己的东西也被人说是抄别人的。
但科技工作,尤其是对像航空发动机一样的复杂工业品来说,“抄”的门槛是很高的,没有较好的基础和高投入基本只能停留在“喊口号拉横幅”的阶段了。
这种仿制更多的是一个“消化”的过程,是一条交“学费”的必由之路。
等到整个行业的水准上一个台阶的时候,就能从消化和借鉴当中提炼出新的东西为自己所用,从而可以考虑创新和赶超的问题。
所以,仿制是必要的、无可厚非的。
但鉴于上面提到的几点,航空发动机的“仿制”或者说“研发”所经历的过程自然会比LV手提包要漫长的多了。
暂时就写这么多,略凌乱,想到了会再作补充。
最后,我也来说一个事情作为结尾。
因为一次机缘巧合,我去年曾和一位美国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大牛有过一饭之缘,他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所怀有的自豪感、认真和敬意都是让我终生难忘的。
别人已经在这条路上走过了这么多年,用让一个年轻人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的时间才靠着无数的实验、试制、模拟建立起可传承的体系、可信赖的数据库、可依仗的经验。
我们又岂敢奢望用轻而易举地“仿制”就走完这所有的路呢?
小库提示 扫描下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