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本站地址:
北平的和平解放,是否有傅作义的功劳?
傅作义为北平解放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错错错!
站在共产党的角度而言而言,傅作义在北平解放的过程中的所作所为绝不是大义凛然的,出于保护北平古都的,反而是极不光彩的。
在《关于北平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书》签署以前,也就是1949年的一月中旬,傅作义的主力35军已经被消灭,已经完全占领东北的共产党已经对北平具有绝对战略优势,傅作义不可能转变败局,他只有两条路,一个是拼死抵抗,对共产党军队制造一些伤亡之后失败,二就是跑路。
根据一般的说法,傅作义是在周围早已潜伏的地下党,尤其是他女儿的游说之下,做出了消弭战祸,避免生灵涂炭的壮举:北平和平解放,他和他的军队接受改编。
但是实际上,这不过是傅作义做出的一种符合其利益最大化的一种策略。
傅作义原本就是阎锡山一派的地方军阀,绝非蒋的嫡系人马。
地方军阀最大的利益所在就是自己的军队,和共产党决一死战,自己的部队打光,成了光杆司令,绝不是他的选项。
倘若跑路,带兵去绥远,也不是选项,势必遭到各方面攻击。
作为雄霸一方的地方军阀傅作义,最好的选项是不打,同时保存实力。
无独有偶,当时蒋也没让傅作义打,蒋也知道打不过,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主力部队(当时的傅作义如同明末之吴三桂,已经是下野在即的蒋手中最后一支集团武装力量)带回来,带到江南去。
就在和平协议签署的前一日,也就是1月21日,蒋派国防部长徐永昌去北平,给傅作义带去三条指示:
1,与国民党中央同进退。
2,傅作义本人南来。
3,将部队带到江南。
傅作义对徐永昌完全没说他第二天就要和共产党签署和平协议,而且对这三条用一种含糊其辞的方式一概拒绝。
倘若傅作义真的要投诚,他没有必要隐瞒,他若真的是诈降,他也不会拒绝蒋的提议,这个时候的他,内心深处最大的潜台词就是:两边都谈,两边都别断线。
他对徐永昌说他的25万军队决不能动,这让当天晚上就走的徐永昌大为高兴,因为这意味着傅作义可以牵制共军,傅作义手下大将,和共产党交涉的邓宝珊则愤愤不平地说自有后来人消灭共产党。
其实,傅作义和他的幕僚,并未真的被共产党感化,一心投诚,而是在做两手准备。
第二天,和平协议生效,但是双方随即在军队改编和共建政府方面产生巨大的隔阂,傅作义不愿意改编自己的部队,而毛则对其部队的军官和士兵分化瓦解,消弭其力量。
傅作义坚持组建联合政府,而毛则完全不愿分享权力。
和平协议被傅作义抢先公布,傅作义将和平解放的功劳揽在自己身上,一时间成了北平的救世主,舆论大为有利,并且一直用电台和李宗仁的广州临时国民政府保持联系。
毛极不满意,发布文告,直呼傅作义是战犯,令其自我救赎,语气极为不客气。
其实双方都知道对方要干什么,对于毛来说,和傅作义决一死战固然可以赢,但是伤亡巨大,不划算,并且希望将北平模式推向全国,故此还有耐心跟傅作义周旋。
而傅作义则心灰意冷,起了乘飞机逃离北平的计划,原本就要成功,最后由于毛将政府从西柏坡转移至北平,傅作义身边耳目突然众多而作罢,他只好以去绥远劝降自己在那个地方的余部为名,离开北平。
到达绥远之后,傅作义便如鱼得水,毕竟绥远还是国民党控制区,左右还有西北王马鸿逵的军队,在绥远的部队还继续拿着广州政府的军饷,故此,在绥远的时候,傅作义的面貌为之一变。
但是毛电令傅作义返回北平开会,傅作义也不敢反抗,故和闻讯赶到徐永昌再一次会面,利用最后机会交给了一份对蒋的呈文。
文件上预测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打响,对共产党的策略可以用封锁资源,轰炸电厂,联合美国制衡,多宣传共产党出卖国家利益等多项建议,算是一份反共救国大纲!他表示要“重新革命,重新复兴”,傅作义还对徐永昌说,自己的几十万军队虽然接受改编,但是官兵怨气十足,等明年三四月份,粮食不够的时候,他会率军反击。
与此同时,绥远和平改编的签字仪式正在进行,这不能不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其实,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傅作义既不愿意彻底投诚共产党,也对蒋的政治前景失望,两边都没意思,两边都联络着,从中取得自己保存实力的最大利益。
而这一切,都逃不过共产党的耳目,毛对此一清二楚。
林彪,罗荣桓前线将领等都一再电告毛,数落傅作义两面三刀的各种行为,毛胜利在握,不计较傅作义的各种小动作,最后广州国民政府被攻陷,国民党败逃大陆,傅作义最后的一点希望破灭,终于全盘归降。
所以,对毛来说,把傅作义捧上去,搞成民族英雄只是为了统战,台面下对其颇为不齿,傅作义心知肚明,故建国后主动要求解除兵权去黄河搞水利,毛顺水推舟而已。
小库提示 扫描下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