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本站地址:
《三国演义》中,为什么两军交战一开始小兵不用,要大将单挑?
以下转自网络,分享给各位:
在冷兵器时代交战双方军队士气高低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兵力与兵器的差异。
所以在大规模交战前派出勇士进行单挑决斗也是一种兵法,如果获胜的话,己方士气大振,即使失败,也只不过损失一员下级将领而已。
不过如《三国演义》里面西凉兵变时马超与许褚以及樊城之战时关羽和徐晃间的主帅对主帅的单挑是很难发生的,毕竟不能因为主帅一人的冒险而导致全军覆没的危险。
当然,这样的先例不能说没有。
《史记》中记载在项羽和刘邦这对拜把子兄弟间就差点发生过一次。
楚汉争霸时,项羽想和刘邦来个英雄式的决战。
他向刘邦下战书说:“天下喧嚷多年,只因为我们两人相持不下。
我愿和你单挑来一决胜负,不要再让天下百姓忍受煎熬。
”项羽的武艺高强,刘邦哪有能耐和他比武?幸而老流氓出身的刘邦脸皮足够厚,他坏笑着回答:“我宁可斗智,不要斗力。
”
在后来的《三国志》正史中,根本没有关二哥温酒斩华雄和三英战吕布的记录,因为当时刘备还不算诸侯,他投靠的是公孙瓒,而白马将军公孙瓒并没有会盟孟津去参加袁绍组织的讨董联合军。
不过在后来董卓死后的长安混战中倒是发生了单挑,当时的主角吕布有勇无谋,李、郭汜也只是盗贼出身的老兵。
于是千载难逢的主将级别单挑在他们这些大老粗身上发生了:吕布指名要和郭汜单挑,老郭脑袋一热忘了自己的武力值和小吕差了好几十便出战了。
结果自不必多说,没几回合小吕用长矛刺中老郭,老郭的土匪手下们见势不妙一哄而上救下了主子,小吕只好恨恨而退。
从三国时代开始,单挑的记录逐渐多起来。
尤其以混战中的单挑居多,因为混战中的情况难以预料,若一方主帅率队偷袭另一方主帅,被偷袭的总不能不还手,这也勉强形成了单挑。
不过作为主帅自然有亲兵誓死保护,否则以战事激烈,动不动就战死主帅谁也受不了。
所以尽管吕布刺中了郭汜,最后也没能突破郭汜亲兵的阻拦结果他的性命。
日本人一直吹捧的上杉谦信和武田信玄间的单挑也是如此:上杉骑着毛驴一样大的战马偷袭正在休息的武田,武田匆忙中用扇子去挡砍来的刀,手负了伤。
最后武田亲兵赶来救驾,上杉撤退。
日本战国时代留下单挑记录的还有前田庆次和直柄真隆,也都是在类似混战中发生的格斗。
其实在和宋朝同时代的欧洲,骑士间的单挑作战曾极为兴盛。
这是由骑士精神的作用,以及欧洲贫瘠的土地不足以维持规模庞大的常备军的现实决定的。
欧洲骑士把单挑发展到了接近愚昧的极致:圣女贞德就是因为在奥尔良之战中从马上掉下来,而遵守骑士精神把剑交给对手被俘的。
不过随着人口的繁衍和火器的发展,在英法百年战争末期骑士单挑作战便退出了历史舞台。
单挑作为个人英雄主义的一种表现,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一直作为战争的插曲而存在着。
随着战争技术发展到大兵团作战和重视火器射击,那些刘、关、张和秦琼、罗成的传奇便一去不复返了。
只有在演义小说乃至于文学影视和游戏作品中,我们才能见到他们那依然活跃的身影……
小库提示 扫描下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