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本站地址:  

返回首页   返回冷知识   劝世贤文  职场故事  锅打灰太狼  抖音副业  搞怪音效  HTML单页源码  Linux常用命令  一笔绘画 


为什么网购电影票通常比现场买便宜?

  团购订票   团购订票的可选影院一般有以下两个特点:1. 新建的影院或者地理位置不处于城市中心的影院;2. 一般团购里还会附上爆米花或者饮料   热门影院,尤其是那些处在热门商圈中间的影院,很少见会加入到团购选项的。
为什么?因为他们不需要团购就能卖好票。
团购与格瓦拉/网票这种类型的在线订票业务不同;团购,尤其是当下的团购,一大重要价值是:广告价值。
对吧,买了团购电影票的很多人,其实对于地理位置并不重视,为了看场电影花一个钟头在路上的并不鲜见。
所以呢,对于新建的影院以及地理位置不够好的影院而言,这就是他们聚拢人气的好方法。
也因此,这类影院的团购价格通常都不会太高,对于他们而言,他们因为团购的低价而出让的利润,是他们的广告营销成本。
  当然,在团购刚刚开展的时候,为了宣传团购网站本身,很多团购网站实际上是出让了自己绝大多数利润,甚至是亏本,邀请一些热门影院,加入自己的团购套餐中。
如果对此有记忆的人应该知道,在团购网站诞生的初期,实际上类似电影票这样的娱乐服务,占据了团购网站收入的大头。
当然,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另一个原因,就是yol叔答案里提到的分账制度了。
电影院的分账制度是这样的,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缴纳3%的增值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
剩余的92%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
可分账票房中,通常院线的分成是57%。
也就是说一部电影的票房,院线的实际收入比是92%*57%,即52.44%。
而食品收入呢,当然不要加入分成。
呐,给数据了,接好:   这是AMC Entertainment的财报,虽然是北美院线的数据,你们自己用计算器算吧,食物饮料的成本仅占13%左右,毛利足有87%。
国内有些电影院,如果只卖爆米花和机打饮料的呢,毛利只高不低。
当然你也可以拿万达的数字来做举例,不过那绝对不是平均水准(关于万达的事情,之后还会提到)。
而放映成本呢,因为都知道有规模效益,人越多毛利越高,但肯定没有卖品来的赚钱。
而且你仔细算算吧,虽然票房收入绝对占了收入的大头,但实际上影院的利润来源,是不是以卖品的利润为主?毕竟,租金也好、管理成本也好,绝大多数都是要算在放映成本上面的(卖品部占用的经营成本,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计算,都是相对低的)。
这样看来,Yol叔的说法并不算错吧?在这里我希望大家注意一下营收、毛利和净利的区别。
  所以一个团购票80元,套餐上是这样写的,两张80元的电影票+一份40元的双人爆米花饮料=总价200元,你购买的价格只是通常价格的4折。
但实际上呢,入账的时候,爆米花还是40元,两张电影票每张入账20元。
这一半的钱,都按着卖品价格计入影院收成,而这利润,实际算起来,比单卖两张80元的票都不逊色呢。
要不然,很多大片为什么要制定最低票价政策呢,就是怕影院来这一手。
最低票价35,影院不管怎么参加团购打折,都还得乖乖的计35元一张票,这可以钻的空子就少多了。
  所以,你在团购网站,能够买到便宜的电影票套餐,一是因为团购网站用广告价值帮你省了钱,二是因为影院可以通过套餐配置,通过会计处理赚更多的利润。
而且,团购网站,向来盯着的是那些「价格敏感」的消费者,这些人,若不是这样便宜的价格,决计是很难迈动步伐跑去影院买票的。
团购,从某种程度上开发了很多人的观影习惯。
实际上,中国自2010年以来的高速票房增长,与团购和网上购票所培养起来的观影习惯,关系甚大。
  当然,团购电影票也有劣势,因为大多数的团购电影票没有选座功能,所以对于很多有良好观影习惯,并且愿意提前上网做功课的消费者而言,专业的订票网站就是好选择。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说猫眼电影其实更接近专业订票网站而不是团购的原因。
)   专业的订票网站   专业的订票网站,也就是格瓦拉、豆瓣和猫眼这种,对于影院的广告价值相对有限,而最重要的,是提供了所谓渠道价值。
我不接受在这里利用什么「价格歧视」这样的概念来做解释。
「价格歧视」用在民航客机上是没错,因为他们具备垄断性;但是,当下的大多数院线,可有「垄断」存在?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影院繁多的情况下,更是不存在所谓的垄断。
而且实际上,通过订票网站选座订票的影迷,是花更少的钱获得了比临时在影院门口排队购票的观众,更好的服务,因为他们可以选座,可以提前确定自己的观影时间。
这与价格歧视的定义,不太相符吧。
  我说的这个渠道价值主要是这些:   第一,当然是节省了影院本身的运营成本,提前订好票的这些观众,在检票之前,都是自助式的服务,影院为此节省的服务成本不知凡几,绝对不是少配置一两个售票窗口这么简单单。
  第二,是帮助影院更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网票的订票有提前性,而这种提前性获得的数据,可以有效的帮助影院制定排片计划。
尤其是一些热门影片爆满的时候,影院为其特别开辟晚上10点后的场次以及午夜场次的情况并不少见。
  而且对于一些冷门影片而言,更是可以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收入。
如你所知,在大片和有话题的电影横行的时代,很多中小影片通常获得的放映空间很有限。
他们通常局限于少部分影院,大多数的场次都在工作日的白天场。
在有专业的网络订票渠道之前,这些影片的生存是很难的。
但是有了网络订票之后,这些场次就能够被动用起来了。
原本这些电影的消费群体,就是那些有良好观影习惯的影迷,他们愿意为这些影片消费,并且会特意搜索相应的上映信息。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去年一度引起争议的《逆光飞翔》,这部叫好不叫座的电影,最终票房只有600万元不到。
按照往常的例子,网票占据国内票房的比例大约在8%到15%之间,而《逆光飞翔》呢,单是在格瓦拉一网就卖出了3.3万张,据统计网票占了总数的半数以上。
这还不包括其他受到互联网影响的购票数字。
  第三,是帮助影院更好的发挥优势。
通过互联网订票,主要的选项集中在地理位置和特效厅两个方面。
通过专业订票网站和应用,观众更容易的找到附近的影院;同样的那些有特效厅,特别是IMAX厅的影院,也更容易的广而告之。
如果要统计销售额,IMAX厅通过互联网订票的比例一定高过普通2d厅许多。
  实际上专业订票网站,也可以简单细分成两类,第一类是所谓用户导向型网站,类似于时光网这种,他们通过将自身在影讯和影评上的优势,直接转化成影院的购买力;第二类是所谓影院导向型网站,他们的重点是优质的影院资源。
在我前面提到的渠道价值里,用户导向型的网站在第二点做的更好,而影院导向型的在第三点做的更好。
不过,随着互联网电影票业务的发展,两者间的融合是必然的是。
所以时光网也会突出重点影院,而网票网,格瓦拉则花大成本在积累评论数量。
而豆瓣在发展中明显被自身的特色所局限,导致他们最终放弃了自己的票务系统。
  我们要专门说说万达   实际上,万达在线购票网,说起来应该和星美、博纳这样的院线订票网归于一类。
他们也算是专业订票网站的一种,从院线业务布局来讲,网售电影票是他们电影院终端渠道的一种延伸。
由于他们提供的影院选择太单一,因此相对而言,他们所提供的服务,更接近于会员制服务的改良版。
其实很多院线的会员卡,也可以让观众能够以未必高于网票的价格入场对吧。
  但是,万达与纯粹院线的订票网又不一样。
因为,在考虑万达这个名字的时候,他们首先是全世界最成功的地产公司之一,其次,才是搞影视的。
不能说绝对化的数字,但是,你可以见到的所有万达院线的基础,就是万达本身的商业地产。
是的,我为什么要特意将万达单拿出来说,是因为,自2009年或者2010年来这一波中国电影产业的突飞猛进,一个关键要素,就是榜上了房地产这个龙头行业的大腿。
  诸位多少和房地产行业有过接触的朋友应该知道,买套住宅呢,首先是看小区周围的商业配套。
而核心小区的商业地产要发展呢,首先就要有能够聚拢人气吸引人流的方法。
是的,对于很大一部分商业地产而言,电影院就是他们吸引人气的最佳方式之一。
所以,如果你只站在电影院这一个角度上看,网络购票是「薄利多销」什么的,那是因为你只占了一隅;如果你把电影院作为商业地产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看,他可能是为了「多销」,但却未必是薄利了。
  电影院带来了巨大的人流量,这让商业地产的租金不断上涨。
而去看电影的人流,总有很大一部分(当然这要看商场的运营能力啦),最终被导入到商场的消费力当中,换来的是一张张人民币。
同时,商场的人流量增大还将影响到其中的各色广告载体的单价。
商场整体赚钱,当然不会让电影院线白干了。
是的,很多商场为了招揽院线落户,总会给出优惠政策,不论是租金减免、以较低的价格甚至免费出让其他商铺以增加电影院的营收、给最大的招牌和直通的电梯等等。
是的,从整体策略而言,通过团购和网络订票导来的人流,最后都发挥了更大的价值。
这还不包括周边的住宅价值的上升,以及其他在和政府谈条件时带来的优惠。
(比如开个地铁站啊什么的)。
  苏莉安在知乎有一篇很著名的答案,说的是「免费的定价模式」。
那句话真是至理:如果商家为你提供免费服务,那你就不是他们的客户,而是他们的产品。
同样的,如果商家愿意给你提供很大的折扣,这个折扣甚至是低利甚至亏本的,那么你一定也会成为商家的产品,至少是产品的一部分。
而这个产品,归结到头,就是房地产业最看重的「人气」。
  而万达为什么特殊呢,因为,别的院线都是和地产商合作,而万达自己就是那个地产商啊!你看,这电影票网是他自己开的(不管怎么投钱肯定是亏的),这电影院是他自己搞的(不管设施再好,以万达楼盘所在的那些位置,刚开张也肯定难赚),这商业地产是他自己弄的,旁边的住宅楼盘还是他自己的。
所以你看,哪怕这电影院十年也回不了本,哪怕他的电影票网就是个亏钱玩意儿;只要「人气」带起来了,他从商业地产和住宅出售所赚到的钱,都不知凡几。
万达的哪个项目,不是一级开发,总盘子百亿起也不鲜见。
  所以,Bruce在讨论卖品毛利和价格的时候,用万达做范例是不适当的。
万达影院相关的便利店,提供的商品丰富,远不止毛利超高的爆米花和机打饮料这些,毛利低是正常的。
说句不好听的,从企业整体战略而言,这些院线赚的钱只要养活这波人就好了,企业考虑的利润大头,才不是这个呢。
  说回来我为什么不支持「价格歧视」在电影院的适用性。
你们也说了啊,那些被「价格歧视」的,正是那些在商场逛着逛着突然想看部电影的先生女士们。
而这些先生女士们,他们享受了商场环境所带来的购物(逛街、餐饮或者随便什么需求)的体验,而这时他们选择在这座商场的电影院看电影,为此支付更多的对价,并不是不合理。
而那些因为网上购票而吸引过来的观众,他们获得的便宜价格,是影院和商场愿意付出的「人气」成本,他们本身就是产品的一部分。
这里真不存在所谓的「垄断」问题,尤其在一二线城市的中心地带,几百米之外就有下一个影院,谈何垄断。
而「垄断」不是价格歧视的要素么?当然,如果你说的是四五线城市,一个城市只有一两座影院的情况,那他们确实有垄断嫌疑,但关键是他们也不使用网络购票渠道啊,他们都是随便定价根本不打折的啊。
最关键是,在网络购票只是小头,而现场购票仍占大多数的现在,为什么会强调那些大多数是被「价格歧视」的,而不想想为什么那些少数人可以获得优待呢?我不是否认「价格歧视」用来解释这个问题的合理性,只是觉得,扯这个没意思。
  万达院线的例子,实际上是说明了,其他行业的涉入和发展,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重要性。
我一直认为,电影产业本身,绝不是一群电影人和艺术家能搞好的。
开影院要有房地产,卖影视周边要有零售商,融资和完片担保要依靠资本市场,获得更大程度的版权收入要依靠互联网行业,行销和宣传要依靠传媒和广告业。
互联网的团购也好,专业订票服务也好,正是互联网行业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很好例子。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依靠观众和消费者;更多具有观影消费习惯的群体,更多人重视版权价值,更多的具有一定审美和鉴赏能力的个体,这些,才是中国电影行业腾飞的关键所在。
  (中间还会有其他论述的小括弧)   我记得罗登老师之前在一系列文章里有提及,电影虽然看似是所有人都能说上话的地方,但是要认真的讨论电影,仍然是有门槛的。
至于把这句话换到电影产业,更是如此。
鄙人在最近这一年间,因为工作的关系,对这个产业的接触甚多,愈发发现,其实它涉及的层面很大很广。
作为中国目前最主要的大众娱乐产品,要真的聊清楚电影产业,看的肯定不是你生活的那座城市一地,而是要以全国性的眼光来看。
所以,我在做很多论述的时候,尽量避免过度概化,而是多采用「一般」,「通常」,「可能」这样的词语;因为我知道,以全国而论各地都有太多的特点和特殊。
小库提示

扫描下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