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本站地址:  

返回首页   返回冷知识   封神演义  二维码生成器  2048  AutoCAD软件  音效  管理学书籍  编辑器源码  Android描述大全 


为什么发行货币一定要准备黄金?

  黄金与货币储备制度   货币和货币制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黄金货币制度和金本位制度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货币是什么?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也就是交换工具,除此之外货币没有任何价值。
黄金货币,是直接以黄金本身作为交换媒介,由于黄金本身生产的困难,供给很难在市场上暴涨暴跌,因此价值相对稳定。
但当黄金供应量出现暴涨暴跌的时候,同样会造成物价的剧烈波动(如西班牙殖民时期)。
由此可以看出来了,黄金并不天然具备储值的功能。
当供应量剧烈变化的时候,同样会出现价值的剧烈波动,和纸币并没有什么区别。
黄金本身的价值,体现在它反映了人类的劳动,作为交换媒介本身,它和别的媒介并没有什么差别。
所以说,黄金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不是黄金。
  至于黄金本位制度,和黄金货币制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货币制度。
一个是实物货币制度,一个是储备货币制度。
实物货币制度是指直接以实物(包括金属与非金属)作为货币的制度,脱离了货币功能货币本身仍然具有价值,如金币、银币、铜币、绢等。
储备货币制度,是指以某种具备价值的实物作为抵押,发行信用货币的制度。
而信用货币本身没有什么价值。
例如纸币,还有历史上必然会出现的电子货币。
脱离了货币功能这种货币本身不具有任何价值,或者价值极其微小。
这种货币,实质上是一种信用货币,这种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信用货币制度。
实物货币制度下货币的发行要受到实物数量的限制,而储备货币制度下货币的发行则不受这一点限制。
因此储备货币制度比实物货币制度更容易出现物价波动,但是有利于商品流通。
作为一种货币储备制度,金本位制度和历史上出现的其他货币储备制度如银本位制度、石油本位制度没什么根本上的区别,区别就在于黄金更难开采、更保值、同等价值重量更轻而已。
信用货币对储备物是有要求的,包括有一定的供应量、匀质、便于分割等。
为什么钻石不能成为储备?就是因为不匀质,不便于分割等质量计算。
  美元为什么在历史上能成为通用货币?就是因为在二战后,世界各主要工业国满目疮痍,只有美国能够提供大量的工业设备、工业产品、生活日用品、还有资源(二战中,70%的盟军燃油是美国提供的,一直到战后50年代,美国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甚至包括粮食(记得朱自清拒绝美援面粉吗?)。
特别是战后重建所急需的工业设备和工业母机,各国要购买,就只有用美元向美国购买(拉美国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苏联的工业生产能力在二战中损失也很大),这就构成了美元的通用货币地位,并不是因为当时美国有世界第一的黄金储备,而是因为美国世界第一的生产能力。
因为美国战后世界第一的黄金储备,也是战争中其他国家用黄金向美国购买战略物资换来的。
直到20世纪6、70年代,欧洲、日本的生产能力慢慢赶上来了,他们不再需要那么多的美元购买战略物资,同时由于美国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物资损耗巨大,也没有那么多物资可供出口,相反要向外界购买物资,石油第一生产大国的地位也被沙特取代,石油从出口转向进口,才导致美元在世界上的位置第一次滑落,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黄金只是表象。
如果说因为黄金储备下滑而导致美元与黄金脱钩,那也要问是什么导致了美国的黄金储备下滑?是因为美国在世界实物贸易中的地位下降,从而导致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下降。
而不是相反。
一个国家,只有巨量的黄金,没有其他的实物可与世界作贸易,它能维持它世界货币的地位吗?在实际贸易中,它只有输出黄金与他国贸易,海量的黄金很快就会消失殆尽,根本不能维持它世界货币的地位。
所以美国以前是用实物换黄金,后来是用黄金换物资,这才是美国黄金储备变化的原因。
而这也是美元在世界货币领域地位变化的原因。
  那为什么美元现在还能在世界上换到物资呢?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美国利用其高科技,在物资出口方面还有一定的能力,例如核电站、大飞机、工业母机、军火、好莱坞大片等等。
那些没有能力自主生产大飞机又需要购买大飞机的国家是不是要储备美元?美元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虽然这种交换存在不公平的剪刀差,但你没有能力就要受制于人。
所以美国对别的国家制造大飞机才下那么大力气干涉,因为这不仅涉及到战略产业问题,还涉及到美元的地位问题。
美国可以用来出口的也就那么几种物资了,要是什么都换不到,美元就真成废纸了。
另一个原因,是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美元和石油实现了捆绑,而石油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需要的东西。
那么美元能换到石油,相当于也起到了一个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毕竟石油不像美元那样好储存、易携带、还可以汇款。
这就是石油储备的货币制度了。
等到美国和美国控制下的国家石油哪天耗干了,美元也就不值钱了。
  所以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为什么能建立信用货币制度,政府当时手里没有黄金,也没有石油,当时国家靠的就是粮食和国家信用。
通过土改和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国家手里掌控了大量的粮食,正是通过粮食,不论市民还是农民(主要是市民)当时需要购买粮食就需要用人民币支付,或者说人民币就能够购买到粮食,这样人民币才能够被大家所接受。
因为粮食毕竟是人人需要的东西。
当时粮食就是最重要的储备物资,所以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所以中国共产党才能在历史上艰苦的革命根据地金融战、艰苦的抗日金融战、建国后的反投机倒把运动等历次金融战中以弱胜强,最终取胜。
就是因为人民政府当时手中掌握了大量的物资,政府的货币能交换到物资(粮食或特产品),特别是粮食。
这就是信用,就是人民政府发行货币的基础。
政府当时另外一笔最大的信用就是当时的600万人民解放军,这个就不多说了。
  一种货币的价值,是通过其能在市场上交换到的物质体现的。
所以不管是黄金、白银还是别的什么物资,其价值都是要通过物资来体现的。
在国家层面,是物资控制货币,而不是货币控制物资。
物资和货币的关系,在个人层面和在国家层面是正好相反的两个概念。
个人层面我们一般喜欢现金,因为可以用来购买物资,易于交换;但是在国家层面,只有掌握了物资,才能掌握对金融领域的决定性发言权,掌握对货币的最终发行控制权。
  转一段《梁书·侯景传》中的例子:富室无食,皆鸟面鹄形,衣罗绮,怀金玉,俯伏床帷,待命听终。
黄金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呢?二战中,希特勒拽着满把的黄金买不到战略物资,最后只好把黄金埋起来,黄金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呢?   更何况,黄金作为一种物资,通过控制其物质本身就可以炒作其价格,囤积居奇、或者打压,为什么不能从从800元跌到200元,或者从200元暴涨到800元?这样的例子仅仅在二战后的历史上就已经发生过多次了。
前苏联时期黄金不就被打压到一个价格低点么?而现在又被炒作到一个价格高点。
为什么?因为当时也是现在的世界最大黄金生产国南非,站在西方世界一边,而美国的黄金产量也绝不比苏联少。
作为一种商品,黄金本身的价格也是会起变化的,而不能单纯的理解为是货币贬值或者通货膨胀使然。
  至于为什么我说:“货币战争的作者有很强的为欧洲说话的意味”,那是因为我感到如果我们真按照他的建议去做,真正最大的获益者决不是中国,而很可能是欧洲。
因为欧洲,才是世界上目前黄金储备最大的国家(地区),并且控制了世界上主要的黄金生产销售渠道。
小库提示

扫描下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