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本站地址:
萧何最后沦怎样的下场-中华历史文化-小库网
自古以来,凡是跟随皇帝打江山的朝中老臣,往往都没有什么好下常那么,西汉初期政治家萧何又是什么下场呢?萧何又有哪些故事呢?下面请各位带着这些问题,跟随一起回顾历史吧!
萧何(前257年-公元前193年7月8日),是汉朝初年丞相。
谥号“文终侯”,汉初三杰之首。
辅助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政权。
西汉初年政治家。
徐州小沛(今中国江苏省沛县)人。
早年任秦沛县狱吏。
秦末佐刘邦起义。
攻克咸阳后,诸将皆争夺金银财宝,他却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并知民间疾苦,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项羽称王后,萧何劝说刘邦接受分封,立足汉中。
刘邦为汉王,以萧何为丞相,萧何极力推荐韩信为大将军,还定三秦。
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侍太子,为法令约束,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
汉代建立后,以他功最高封为侯,位次第一,食邑八千户。
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增加《户律》、《兴律》、《厩律》)。
他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
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被拜为相国。
为了避免高祖的诛杀,他以“自毁其名”的方法,以逃避被杀的危机。
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
公元前193年,年迈的相国萧何,由于长期为汉室操劳,终于卧病不起。
病危之际,汉惠帝亲自去探望他,并趁机询问:“您百年之后,有谁可以代替您来做丞相?”接着惠帝又问:“曹参怎么样?”
萧何听了,竟挣扎起病体,向惠帝叩头,说:“皇上能得到曹参为相。
我萧何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恨了1这番话表明,萧何为国家为百姓着想,不记宿怨的大度胸怀。
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逝世。
谥号“文终侯”。
病危时,推荐曹参继任相国。
后世有名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中藏典古,可见“英雄造时势”。
萧何一生不谋私利,凡事多以百姓为先,深受百姓爱戴。
他的功绩,连周恩来也不吝赞词:“刘邦百战百败,却屡败屡起,靠的就是萧何为他当宰相,经营关中作他的根据地,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粮有粮。
项羽百战百胜,却经不起一败;一败涂地,一败就亡,原因之一是没有萧何这样的宰相。
”
更多相关内容请前往:历史上的今天7月8日 | 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271857
48765
43219
小库提示 扫描下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