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本站地址:  

返回首页   返回故事大全   职场故事  彩色照片转黑白  圣诞老人过悬崖  双人五子棋  软件  后宫秘史  电脑软件  学习FastAPI 

“至人无我”——清初的文学风貌-中华历史文化-小库网

清初的学者提倡实践精神,清初的文学家也大抵如此。
长洲(江苏吴县)有个徐增,说金圣叹是 至人无我 。
这 至人无我 四字,也可以代表清初主要的小说家、戏剧家的思想和创作。


金圣叹(1606? 1661)也是长洲人,是清初杰出的文艺批评家。
他评点过《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和《西厢记》,并称赞它们为 六才子书 。
尤其是评点《西厢记》和《水浒》,明快如火、辛辣如吏,笔如跃、句如舞,批判僧尼的逃避现实,讥讪士大夫的丧失节气,称赞武松的正直敢为,讴歌施耐庵的分明爱憎。
他主张批评小说,首先要弄清作者的写作动机,站在作者的写作高度来检验其客观后果。
在小说的写作与欣赏上,他总结出许许多多的技巧和方法,如《西厢记》中有 烘云托月法 、 移堂就树法 、 月渡回廊法 等等,《水浒》中有 倒插法 、 夹叙法 、 草蛇灰线法 、 欲合故纵法 等等。
他是个文艺批评家,但他却不高踞于人民大众之外,而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接近各种不同的人,从他们的身上吸取丰富的营养和巨大的力量。
徐增说,金圣叹有一种崇高的忘我精神:遇上酒人,他能 曼卿轰饮 ;遇上诗人,他能 摩诘沉吟 ;遇上剑客,他能 猿公舞跃 ;遇上棋手,他能 鸠摩布算 。
碰见道士,他 鹤气冲天 ;碰见和尚,他 莲花绕座 ;碰见辩士,他 珠玉随风 ;碰见静人,他又可以 木枘终日 。
跟老人一起,他能够 婆娑起舞 ;跟小孩一起,他又能 啼笑宛然 !金圣叹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如果自己能再活20年,那么,他就能再批几十本书。
批写的时候,手腕似乎都脱臼了。
这也可见他的勤奋。
顺治十八年(1661)8月7日,他被清朝统治者处死于江宁的三山街,原因是他也参加了旨在反抗吴县县令任惟初对人民的敲诈勒索而进行的哭庙活动,并写了 哭庙 之文。
这更说明:清初的文学家,敢于面对现实,敢于替大众说话。


清初还有一个著名小说家叫蒲松龄(1640 1715),是山东淄川人,著有《聊斋文集》,不仅谈论学术,而且谈论时务。
他的小说《聊斋志异》,表面上谈的妖狐鬼怪,文字中也宣扬了一些因果报应、忠孝节义的封建糟粕,但是,却委婉曲折地揭露了科举制度的腐败,抨击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肯定了纯真的爱情,同情了人民的不幸。
《席方平》等篇,把清初官吏的贪婪情况,生动地暴露出来;《林四娘》、《公孙九娘》等篇,则表达了作者对明朝的怀念,对清朝的厌恶。
《聊斋志异》一共431篇,每篇文字,长短不拘,《娃曲》一篇最短,才60字。
它继承了历代志怪、传奇等文言小说的传统,集了它们的大成,合了唐、宋传奇之详与汉、魏、六朝志怪之简。
《聊斋志异》赋予了那些妖狐鬼怪以真实的人情味,甚至使广大读者,几乎忘掉了它们是 异类 。
后来的纪昀,写的《阅微草堂笔记》,也是受的《聊斋志异》的影响。
蒲松龄71岁才成为贡生,以前一直 屡试不中 ,在农村里教书,接触农民。
他写《聊斋志异》,不仅源于村中广大农民的流传故事,而且,还向外地的朋友书信求索、往来接听。
这也可见,清初作家们不脱离实际、不脱离人民的风格。


清初最活跃的文艺创作,是诗歌和戏曲。
戏曲方面,元时的杂剧虽然此时已成了余响,但作者仍相当地多,其中以洪昇(1645 1704)和孔尚任(1648 1718)为最有名。


洪昇是浙江钱塘人,写过不少传奇戏,如《回龙院》、《回文锦》等,但曲、文皆美的,还数《长生殿》。
《长生殿》初名《沉香亭》、《舞霓裳》。
洪昇写它,花了十几年的时间,三易其稿。
《长生殿》叙述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共五十出。
开场一出,作者通过《满江红》一词,宣布写的是 真心到底 、 精诚不散,终成连理 、 感金石、回天地、昭日月、垂青史 的爱情故事。
全戏从定情、密誓、埋玉,一直写到月宫团圆,从生写到死,从人间写到天上,从悲写到喜。
词曲清丽凄切,人物栩栩如生。
《长生殿》一上演,就博得了观众们的热烈赞赏, 酒社歌楼,非此剧不演 、 缠头为之增价 。
康熙二十八年,就连顺治皇后的忌日(死日),某家也演此戏,结果,观者、作者,统统得了个 大不敬 的罪名。
看戏的赵执信、查慎行等被除籍、罢官。
洪昇本人从此终生不遇,康熙四十三年(1704)过乌镇,喝醉了酒,失足落水而死。


与洪昇同时,山东曲阜的孔尚任(孔子六十四代孙),居然敢写 现代戏 。
他听自己族人方训说:南明福王时,名妓李香君见国破家亡,以面血溅扇,有个叫杨龙友的,就将此血在扇上点成桃花。
于是,他就将此事情节扩大发展,编出剧本《桃花扇》来。
《桃花扇》以浓艳哀伤的词、曲,描写了江南名士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暴露了南明福王小朝廷中政治的腐败、官僚间的倾轧、马阮集团的可恶,揭露了他们监禁爱国者、迫害无辜的罪恶,歌颂了史可法的耿耿孤忠。
对李香君的姿容、才艺、理想、爱国精神的描写,实质上是对广大下层人民的讴歌。
对南明小朝廷腐败情况的揭露,揭示了它失败、灭亡的原因。
而剧的末出,作者更借苏昆生之口,唱出了明朝遗子悠悠不尽的亡国之痛和广大人民对于山河残破的无限惋惜之情。
那词有:

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村郭萧条,城对着夕阳道。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容易冰消。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
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楼枭鸟。
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
不信这舆图换藁。
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诗,和南明福王政权的灭亡曲,在作者龙飞凤舞的笔下,融合为一了。


156966  25277   17219


小库网-随机推荐

小库提示

扫描下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