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本站地址:  

返回首页   返回故事大全   三国演义  恋爱宝典  中文转换盲文  色彩敏感度测试  外语歌曲  爆炸音效  冷知识  夏商周 

左宗棠如何对待官场潜规则:既不送钱,也不收钱-中华历史文化-小库网

清朝官场盛行各种潜规则,简称“陋规”。


总结出两个动作,就是送钱和收钱。


送钱和收钱的名义则种类繁多。
“三节两寿”时,要送钱和收钱。
高升或离任时,要送钱和收钱。
夏天天气炎热,有防暑降温费;冬天天气寒冷,有防寒保温费。


据统计,光是咸丰年间,官场流行的“陋规”就有节寿礼、程仪、卯规、冰敬、炭敬、别敬、门敬、门生礼、浮收、勒折、签子钱、秋审部费、晋升部费等,多达数十种。


道光时期,翰林出身的官员张集馨每次离京赴任,都要上下打点,向京官们送“别敬”,累计送了5万多两银子。


光绪年间,庆亲王奕劻权倾朝野,庆亲王府大门口收个“门敬”,每年就得要收几十万两银子。


“陋规”之泛滥,可见一斑。


许多清朝官场中的人,并不反对“陋规”。
如曾国藩。


曾国藩是一个比较清廉自持的官员,他在担任两江总督期间,穿衣、吃饭都非常简朴,对家人也很严苛。
但是,他就在一封家书里表示赞成“陋规”,认为要顺利推行政务,就不得不如此;因为一个官吏的必要开支太大,而且还得赡养一家大小和周济亲戚。


那么,与曾国藩齐名的左宗棠,是怎么对待“陋规”的呢?

左宗棠对“陋规”深恶痛绝。


1882年,左宗棠致信户部尚书阎敬铭:“官之薪廉,应得者也。
此外,如相沿之陋规,或借以办公,或取以作交际之用,尚可谓为应得之款。
致因巧而创立名色,因营私而潜通请托,若亦应得而以陋规宽之,是夷、跖可同科,贪夫多侥免,法未立而弊已滋矣。


左宗棠将官员的收入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俸禄,是理所当然的合法收入。
第二种在官员办公、应酬之中获得的收入,勉强可以视为合法收入。
第三种是巧立名目、营私舞弊获得的收入,就不应该以“陋规”的名目得以宽耍否则的话,将会产生极大的危害。


左宗棠以身作则,尽量抵制“陋规”。


1879年,左宗棠在担任陕甘总督期间,甘肃学政许应骙离任,回京述职。
许应骙是广东人,广东经济繁荣富庶,“陋规”盛行。
所以,许应骙在离任时向左宗棠要一笔路程费。


许应骙是翰林出身,来甘肃担任学政,只是进行基层磨炼。
这次回京述职,不出意外的话,必然得到升迁。
对于这种前途显耀的官员,一般人都会极力巴结,主动送钱都来不及,哪里等到他开口要钱?

可是,左宗棠不是一般人。
他以甘肃穷苦为由,拒绝了许应骙的索求。


左宗棠不但不愿意送钱,还不肯收钱。


1881年,左宗棠历任陕甘总督,进京担任军机大臣、行走总理各国事物衙门,管理兵部。


陕西布政使王思沂知道左宗棠向来清廉,又经常慷慨解囊,没有留下什么积蓄。
到了京城后,迎来送往,开支巨大,恐怕入不敷出、难以为继,便将甘肃捐输陕西的一笔尾款送给他,这样“移济匮乏,廉惠不伤,与者与受者均有以自处”。


然而,左宗棠婉拒了王思沂的好意,带着空空的行囊赴京了。


249281  72586   38928


小库网-随机推荐

小库提示

扫描下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