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本站地址:  

返回首页   返回古典名著   爱情故事  像素小鸟飞行  蜘蛛纸牌  色彩敏感度测试  外语歌曲  狗叫音效  武打音效  文明礼仪书籍 

《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六节-小库网



  • zēngshìyángzǎoérzēngrěnshíyángzǎo
  • gōngsūnchǒuwènyuēkuàizhìyángzǎoshúměimèngyuēkuàizhìzāi
  • gōngsūnchǒuyuēránzēngwèishíkuàizhìérshíyángzǎoyuēkuàizhìsuǒtóngyángzǎosuǒhuìmínghuìxìngxìngsuǒtóngmíngsuǒ

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
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
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
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
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注释》

(1)曾皙:曾皙,又名曾点,是孔子的弟子,同时也是曾参的父亲。他姓曾,名点,字子皙。他出生于春秋末期的鲁国南武城,这个地方原先属于山东费县,现在则是平邑县的一部分。

(2)讳:讳指的是避讳,也就是出于尊重,避免直接叫呼或写出尊长的名字。

(3)羊枣:羊枣是柿子的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4)脍炙:脍是将鱼肉切成薄片,炙则是烤肉的意思。脍炙在一起,形象地描绘了美食的制作过程。


《译文》

曾皙钟爱羊枣,然而曾子却无法下口品尝。公孙丑好奇地问:“烤肉和羊枣,哪一种更美味?”
孟子回答:“自然是烤肉了。”
公孙丑又问:“那曾子为何偏爱烤肉,却不吃羊枣呢?”
孟子解释:“烤肉是众人皆爱的美食,而羊枣则只受少数人喜爱。这就如同避讳尊长的名而不避姓,因为姓氏是众人共有的,而名字则是个人所独有的。”


《评析》

此段文言文,源出《孟子·尽心下》,借曾皙对羊枣的特殊嗜好,以及曾子因此而避食羊枣的事例,展现了孟子对于“同”与“独”、“名”与“实”的细腻思考。其内容虽简洁,却富有深厚的哲理,值得我们仔细品味。

首先,从这段文言文中,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士人对于名分、礼仪的严谨态度。曾皙好食羊枣,甚至因此成名,但曾子却因敬畏父亲的名声而避食羊枣。这其中蕴含的,是对亲情的尊重,对名分的恪守,也是对礼仪的细致入微的遵守。在这一点上,孟子的态度显然与曾子有所不同,他认为“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即美食是人们共同享受的,而羊枣只是曾皙个人的喜好。这种看法既体现了孟子对于人性的通达理解,也显示了他对于礼仪的灵活把握。

其次,孟子在回答公孙丑的问题时,提出了“讳名不讳姓”的观点,进一步阐述了他的名实观。在孟子看来,“姓所同也,名所独也”,姓是一个家族的共有标识,而名则是个人的独特符号。因此,避讳父亲的名字,是对父亲个人独特性的尊重,而不避讳姓氏,则是对家族共性的认同。这种观点不仅体现了孟子对于名实关系的深入理解,也表现了他对于个体与群体关系的独特见解。

此段文言文虽短小精悍,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却深邃而广博。它告诉我们,在尊重传统、恪守礼仪的同时,也要有独立思考、勇于挑战的精神。同时,它还提醒我们,在处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时,既要尊重个体的独特性,也要认同群体的共性。这些都是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仍然需要思考和践行的重要理念。

此外,从文学角度来看,此段文言文语言简练明快、逻辑严密、论述深入浅出、人物形象鲜明立体、寓意深远且富有启示意义。它既是孟子思想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古代散文的典范之作。通过深入品读和赏析这段文言文,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孟子的思想世界,也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小库提示

扫描下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