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菑:(zāi)这个字的甲骨文形象地描绘了火烧房屋的场景。小篆字形中,"川"象征水,"火"象征火。它与"灾"字意义相同。在《周礼·掌客》中有"祸烖杀礼"的记载,《周礼·大祝》中记述了"国有大故天烖",《国语·周语》中写道"天灾降戾",《荀子·臣道》中提到"灾及其身",《说文》解释为"天火曰烖,从火,哉声。古文从才,籀文从巛声。"在这里,它被用来表示灾祸。
(2)沧浪:这是一个河流的名字,现在是汉江的一条支流。
(3)缨:这个词指的是系在帽子上的丝带。
孟子说:“不仁的人怎能与他谈仁呢?见别人有危险则无动于衷;见别人遭了灾则趁火打劫;别人亡国败家的惨祸,他把旁观当享受。假如与不仁的人还可以商议,那世上又如何会有亡国败家的惨祸呢?从前有个小孩歌唱道:“清澈的沧浪水啊,能用来洗我的冠缨;浑浊的沧浪水啊,能用来洗我的双脚。’孔子说:‘同学们听好了!水清就洗帽缨,水浊就洗双足,其实取决于每个人自己。’所以人必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会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尚书·太甲》说:‘天降灾祸,还可以逃掉;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此段文言文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在此以自身的道德哲学观点,对人的道德行为、道德选择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其内涵深刻,表达精炼,充满了哲理。
首先,孟子以“不仁者可与言哉?”开篇,一问即切中要害,揭示出其对不仁之人的深深疑问和不解,为后文的论述布下了伏笔。“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此句对“不仁者”的行为进行了深入揭示,表明其不仁之行为必将导致自身的危害和灾祸,而且还乐此不疲。孟子以此对不仁之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接着,孟子引用了“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则民谣,进一步阐述了人的道德选择对其命运的影响。清水可以洗涤人的头上之缨,浊水只能洗涤人的脚下之足,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同样,人的道德行为也将决定其人生的高低贵贱。
然后,孟子借用孔子的话“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强调了人的道德行为是自己的选择,是由自己决定的。这与孟子的人性善论相吻合,人的善恶行为,高低贵贱,都是由自己的选择决定的。
最后,孟子引用《太甲》的句子“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作为结论,强调了人的道德行为对其命运的决定性影响。天行的孽,人可以违抗,但是自己行的孽,却是无法生存的。
总的来说,孟子在这段文言文中,通过对“不仁者”的批判,对民谣的引用,对孔子的话的借用,以及对古代典籍的引述,深入阐述了人的道德行为是自己的选择,是由自己决定的,强调了人的道德行为对其命运的决定性影响。这段文言文语言精炼,思想深刻,充满了哲理,是孟子道德哲学思想的重要表现,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哲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