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纶:本是指用蚕丝编织前对丝线的整理,这里比喻治理国家大事,制定世界的法规。经指对纷乱事物的理清和区分,纶则是排列并综合同类事物。
2大本:从根本上说的道德行为。本,指根本。
3肫肫:与“忳忳”相同,表示诚挚、恳切的样子。郑玄注:“肫肫,读如‘海尔忳忳’之‘忳’。忳,恳诚貌也。”
4渊渊其渊:意指圣人的思考像湖水一样深远。渊渊:形容静谧深远的样子。《庄子·知北游》:“渊渊乎其若海。”
5浩浩其天:比喻圣人的美德就像广阔的天空。浩浩,原形容水盛大情景。《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用浩浩形容广大。《诗经·小雅·雨无正》:“浩浩昊天。”在这里浩浩用来比喻广阔。
6固:也就是本来的,真实的,实在的。
7达天德者:理解并通达天赋之美的人。达,通达、通晓。
8其孰能知之:之,这里是代词,指前文中的“天下至诚”。
唯有对天下百姓怀有无私的真诚,方能成为治国安邦的杰出典范,进而确立天下的根本法则,洞悉天地万物化育生长的奥妙。这无需依靠外力,全然源自内心的真挚与纯粹。
他的仁爱之心至诚至挚,他的思虑深远如幽潭,他的美德广博如苍穹。他的人格魅力与高尚品质,无不彰显着真诚的力量。
倘若不是真正聪明智慧、通达天赋美德之人,又怎能深刻领悟这天地间最本真的真诚呢?
这段文言文出自《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这段文字以其深邃的哲学思考和生动的比喻,引导我们探寻真诚与智慧的至高境界。
这段文字深入挖掘了“至诚”的丰富内涵,将其提升至一个全新的高度。在作者看来,“至诚”不仅仅是我们对待他人和处理事务的一种方式,更是我们对待自己、实现自我完善和超越的必备态度和境界。这种“至诚”应该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言行举止,还是内心深处,都应该始终如一,贯穿我们的一生。“至诚”不是一种模糊不清、随波逐流的态度,而是一种坦诚磊落、坚守良知的生活方式。它要求我们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时,都能以真诚为本,净化心灵,追求物我合一的至高境界。
其次,这段文章以至诚为核心,深入诠释了儒家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儒家的理念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构成了一个层层递进、内在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而“至诚”则是贯穿其中的灵魂所在。通过“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的阐述,作者希望读者能够领悟到,“至诚”不仅是个体修身立命的基石,也是家庭和睦、国家繁荣乃至世界和平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从个人的品德修养,到家庭的和谐幸福,再到国家的有效治理,乃至全球的共荣共生,都离不开“至诚”这一儒家所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价值观。
这段文字巧妙地运用了“肫肫”、“渊渊”、“浩浩”等生动的修辞手法,仿佛在我们眼前勾勒出一幅至诚者的立体画卷。这样的描述不仅让我们感受到至诚者深沉而内敛的气质,更展示了他们恢弘大气的形象,使得儒家的道德观念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得到了深刻而直观的展现。在人格与道德的塑造上,儒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理念,更展现出了其独特且超越时代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