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本站地址:  

返回首页   返回古典名著   朋友圈文案  来首音乐  礼记  歇后语  看图猜一猜  孕产知识书籍  搜索/查询源码  中国各省电话区号 

《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一节-小库网



  • mèngyuēshìèěrtīngèshēngfēijūnshìfēimínshǐ使zhìjìnluàntuì退héngzhèngzhīsuǒchūhèngmínzhīsuǒzhǐrěnxiāngrénchǔcháocháoguànzuòtàndāngzhòuzhīshíběihǎizhībīndàitiānxiàzhīqīngwénzhīfēngzhěwánliánnuòyǒuzhì
  • yǐnyuēshìfēijūnshǐ使fēimínzhìjìnluànjìnyuētiānzhīshēngmínshǐ使xiānzhījuéhòuzhīshǐ使xiānjuéjuéhòujuétiānmínzhīxiānjuézhějiāngdàojuémíntiānxiàzhīmínyǒubèiyáoshùnzhīzhěruòtuīérzhīgōuzhōngrèntiānxiàzhīzhòng
  • liǔxiàhuìxiūjūnxiǎoguānjìnyǐnxiándàoéryuànèqióngérmǐnxiāngrénchǔyóuyóuránrěněrwéiěrwéisuītǎnluǒchéngěryānnéngměizāiwénliǔxiàhuìzhīfēngzhěkuānbáodūn
  • kǒngzhījiēérxíngyuēchíchíxíngguózhīdàoérjiǔérjiǔchǔérchǔshìérshìkǒng
  • mèngyuēshèngzhīqīngzhěyǐnshèngzhīrènzhěliǔxiàhuìshèngzhīzhěkǒngshèngzhīshízhěkǒngzhīwèichéngchéngzhějīnshēngérzhènzhījīnshēngzhěshǐtiáozhènzhīzhězhōngtiáoshǐtiáozhězhìzhīshìzhōngtiáozhěshèngzhīshìzhìqiǎoshèngyóushèbǎizhīwàizhìěrzhōngfēiěr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
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
治则进,乱则退。
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
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
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
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伊尹曰何事非君?
何使非民?
治亦进,乱亦进。
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
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
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
进不隐贤,必以其道。
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
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
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
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
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
去父母国之道也。
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孔子之谓集大成。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
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
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注释》

(1)横:字义为"héng",此处借用为“犷”,指的是野蛮暴行,无法无天。

(2)污:在这里,"wū"是指贪污腐败的官员。

(3)佚:这个字的含义是遗弃,丢弃。

(4)接:在此,意指承受或接受。

(5)淅:这个词用来形容微风吹过,雨雪落下,树叶飘落的声音。

(6)由:本字是“犹”的通假字,两者含义相同。

(7)浼:这个字的意思是污染,玷污。

(8)薄夫:指的是性格刻薄,待人不厚道的人。

(9)金声:这里是指由镈钟发出的悦耳声音。

(10)玉振:这是指玉磬声音的余韵,那种回荡不息的美妙声音。

(11)接淅:在这里意为淘米,清洗米粒。


《译文》

孟子说:“伯夷,眼睛不看丑陋之物,耳朵不听邪恶之声。不是他理想的君主,不去侍奉;不是他理想的百姓,不去使唤。天下太平,就出来做事;天下混乱,就隐居乡野。施行暴政的国家,住有暴民的地方,他都不愿去居住。他认为同没教养的乡下人相处,就好比穿戴着礼服礼帽坐在泥地炭灰之上。在商纣的时候,他住在北海边上,期盼着天下的清平。所以闻知伯夷高风亮节的人中,贪夫都能变得廉洁,懦夫也能独立不移。
伊尹说:‘什么样的君主,不可以侍奉?什么样的百姓,不可以使唤?’天下太平时出来做官,天下混乱也出来做官,他说:‘上天生育这些百姓,就是要让先知先觉的人来开导后知后觉的人。我是天生之民中的先觉者,我将以尧舜之道来开导芸芸众生。’他惦念着天下的百姓,假如有一人没有被尧舜之道的雨露所灌溉,便好像自己把他推进山沟里让他去死一样。他就是如此把匡服天下的重任一肩挑上。”
“柳下惠不以侍奉坏君为可耻,也不因官小而辞掉。立于朝廷,不隐藏自己的才能,但也一定会按自己的原则办事。不被重用,他也不怨恨;穷苦困厄之际,他不忧愁。同乡下人相处,心情舒畅的不愿离开。他说:‘你是你,我是我,你纵然在我边上一丝不挂,你有怎么能玷污我呢?’所以闻知柳下惠高风亮节的人中,胸襟狭小的变宽厚了,刻薄寡恩的也敦厚了。
孔子离开齐国,把米淘完滤干就走;离开鲁国时却说:‘我们慢慢走吧,这是离开母国的态度。’应该迅速离开就迅速离开,应该缓慢离开就缓慢离开,应该辞官就辞官,应该做官就做官,这便是孔子。”
孟子又说:“伯夷是圣人之中最清白的人,伊尹是圣人之中最负责的人,柳下惠是圣人之中最平和的人,孔子则是圣人之中最识时务的人。孔子,可以叫他为集大成者。‘集大成’的意思,就像先敲青铜镈钟,最后以玉磬声收束收尾。先敲击镈钟,象征着节奏之美的启幕;特磬的余音,则代表着秩序之韵的圆满。有序地拉开序幕,展现了智慧之光;而有条不紊地落下帷幕,则彰显了圣洁之韵。智慧如同熟练的技艺,圣洁则如深邃的力量。犹如在百步之遥放箭,箭矢能飞越百米,依赖于射手的力量;然而要精准命中目标,则不仅要有力量,更需要高超的技巧与敏锐的洞察力。”


《评析》

此段文言文为孟子对伯夷、伊尹、柳下惠和孔子四位圣贤的评述。这四位圣贤代表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态度,孟子通过对比和阐述,为我们展现了他对于圣人的理解。

伯夷,孟子称之为“圣之清者也”。伯夷的为人处世,有着高尚的气节和原则。他“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不妥协于世俗的恶。他“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体现了他的忠诚和责任感。在乱世中,他选择退隐,“以待天下之清也”,这种清高和超脱,是伯夷的智慧和勇气。

伊尹则与伯夷相反,他“治亦进,乱亦进”,积极参与世事,无论治世还是乱世,都愿意承担责任。他认为“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自己有责任去启发和教育人民。他的自任之重,显示了他的博大胸怀和责任感。

柳下惠则是“圣之和者也”,他的为人平和,与世无争。“不羞污君,不辞小官”,无论面对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平和的心态。他的“进不隐贤,必以其道”体现了他的正直和坚持。柳下惠的宽容和敦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而孔子则是“圣之时者也”,他能够根据不同的时代和环境,灵活地应对世事。他“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体现了他的智慧和变通。孔子被孟子称为“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和智慧集各家之所长,达到了圣人的最高境界。

孟子通过这四位圣贤的描绘,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圣人形象。他们各有特点,但都是道德的楷模和人生的导师。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和智慧,影响了后世的人们。

此外,孟子还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这段文言文更加生动和形象。如“金声而玉振之也”象征了孔子的思想像金玉一样珍贵和完美;“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则以巧和力比喻智和圣的不同特点。这些修辞手法不仅增加了文章的美感,也使得孟子的观点更加深入人心。

总之,这段文言文是孟子对四位圣贤的赞美和评价。通过他们的形象和事迹,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智慧和品质。这些圣贤的形象和精神对于我们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小库提示

扫描下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