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本站地址:  
返回首页   返回古典名著   彩虹屁  故事列表  蜘蛛纸牌  女生头像清纯  WAP源码源码  看游戏直播  喝酒大转盘  食物基本知识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小库网



  • zhōuxiāowènyuēzhījūnzishì
  • sānyuèjūndiào
  • yuēshìzhīshīwèiyóuzhūhóuzhīshīguójiāyuēzhūhóugēngzhùgòngchéngréncánsāowéishēngchéngshèngjiébèigǎnwéishìtiánshēngshāmǐnbèigǎngǎnyàndiào
  • chūjiāngzàizhì
  • yuēshìzhīshìyóunóngzhīgēngnóngwèichūjiāngshělěizāi
  • yuējìnguóshìguówèichángwénshìshìjūnzhīnánshì
  • yuēzhàngshēngéryuànwèizhīyǒushìshēngéryuànwèizhīyǒujiāzhīxīnrénjiēyǒuzhīdàizhīmìngméishuòzhīyánzuànxuéxiāngkuīqiángxiāngcóngguórénjiējiànzhīzhīrénwèichángshìyòuyóudàoyóudàoérwǎngzhězuānxuézhīlèi

周霄问曰古之君子仕乎?
孟子曰仕传曰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公明仪曰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
曰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
礼曰诸侯耕助,以供粢盛夫人蚕缫,以为衣服。
牺牲不成,粢盛不,衣服不备,不敢以祭。
惟士无田,则亦不祭。
牲杀、器皿、衣服不备,不敢以祭,则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
出疆必载质,何也?
曰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
曰晋国亦仕国也,未尝闻仕如此其急。
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难仕,何也?
曰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
父母之心,人皆有之。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
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

《注释》

(1)周霄:来自魏国的士人。

(2)仕:在《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中有“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的描述,意指武王出仕为君。《论语·微子》中提到“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强调了从仕做官是为了行义。《韩非子·说难》则认为“此非能仕之所耻也”,不将从仕视为耻辱。此处“仕”即指从仕做官。

(3)皇:与“惶”相通,表现出惶恐不安的神态。《诗经·豳风·东山》中有“皇驳其马”的形容,而《诗经·豳风·破斧》的“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则描绘了四国因周公东征而惶恐不安的场景。《吕氏春秋·先己》提到“督听则奸塞不皇”,意指奸邪被堵塞,不再惶恐。此处“皇”引申为徘徊迟疑。

(4)载:在《易经·小畜·上九》中有“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之句,表示在事情完成后,仍然要保持德行。《尚书·皋陶谟》提到“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意指推荐有德之人时,要说明其德行事迹。《诗经》等古籍中,“载”多用来描述行为、状态,此处引申为施行的意思。

(5)质:可通“挚”或“贽”,表示古人初次见面时互相馈赠的礼物。《诗经·小雅·天保》中的“民之质矣,日用饮食”即描述了这种习俗。《礼记》等古籍中也有关于“质”的描述,多用来表示对证、验证。此处“质”指双方对质以验证事实。

(6)吊:原意为慰问、安慰。《诗经·小雅·天保》中的“神之吊矣,诒尔多福”即是一例。《左传》、《孟子》等古籍中也有多处用到“吊”来表示慰问。此处即取此意。

(7)助:在此假借为“藉”,表示凭借、依靠。《易经》、《孟子》等古籍中均有使用“藉”的例子,多用来表示依靠、凭借之意。此处即取此意。

(8)粢:(zī)《公羊传·桓公十四年》中提到:“御廪者何?粢盛委之所藏也。”说明粢是古代供祭祀用的谷物。《玉篇》中也解释:“粢,稷米也。”即粢为稷米的一种,用于祭祀。


《译文》

周霄问孟子:“古代的君子做官吗?”
孟子答道:“做官。《传》上说:‘孔子要是一连三个月没有君主任用他,就焦急不安;离开一个国家,一定要带着见面礼送给一下个国君。’公明仪也说:‘古代的人一连三个月没有君主任用,就要去安慰他。’”
周霄便说:“一连三个月没君主任用就去安慰他,不是太急了吗?”孟子答道:“士子失掉官位,就好像诸侯失去国家。《礼记》说过:‘诸侯亲自参加耕种,是为了供给祭品;夫人亲自养蚕缫丝,是为了供给祭服。牛羊不肥壮,祭品不洁净,祭服不具备,不敢祭祀。士人若没有自己的田地,那也不能祭祀。’牛羊、祭具、祭服不具备,不敢祭祀,也就不能举行宴会,这难道不应该安慰他吗?”
周霄又问:“离开国界一定要带上见面礼,为什么呢?”
孟子答道:“士做官,就好像农民耕田;农民难道会因为越过国境线便放弃他的农具吗?”
周霄说:“晋国也是一个可以做官的国家,我却没听说过找官位是这样迫不及待的。怎么急着做官,证明君子当官很难啊,这又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男人一生下来,父母都想将来为他成立家室;女人一生下来,父母都想将来为她找个好婆家。做父母的,人人都有这样的心愿。但是,不等待爹妈开口,不经过媒人介绍,自己便挖墙洞扒门缝来互相窥望,翻过墙去私会,那么,爹妈和举国之人都会唾弃他。古代的人不是不想做官,但是又讨厌不经由合乎礼义的道路去求官。不经合乎礼义的道路而奔向仕途的,就跟挖墙洞扒门缝的行为是一样。”


《评析》

这段文言文出自《孟子·离娄上》,是孟子回答周霄关于“古之君子是否仕”的问题。全文逻辑清晰,论述严密,充分表现了孟子的思想深度和人格魅力,同时也展现了他独特的修辞手法和写作风格。

首先,孟子引用《传》和公明仪的话,说明古之人对仕的态度,表明他对于古代君子仕的肯定。然后,他引用《礼》的话,通过对比诸侯和士的祭祀,进一步说明了士仕的必要性。这种引经据典的方法,使得他的论述具有了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同时也体现出孟子深厚的学识。

接着,孟子以农夫出疆带耒耜为例,比喻士人仕的必要性,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使得观点更加形象生动。然后,他又引用晋国的例子,引发周霄的疑问,从而引出他的观点,这种设问引答的方法,使得全文逻辑更加严密,同时也使得他的观点更加有力。

最后,孟子以父母期待子女成婚为例,比喻人人都希望仕,但又恶不由其道,这个比喻既生动形象,又富有哲理,充分表现了孟子的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操。同时,这个比喻也表现出孟子的独特的文风,即以寓言寓理,以理寓情,使得他的观点既有深度,又有感情。

整体来看,这段文言文表现了孟子对于古代君子仕的深入理解和独到见解,同时也充分展现了他深厚的学识,严密的逻辑,独特的修辞手法和深情的人文关怀。这是一篇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文言文,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赏析。



小库提示

扫描下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